发布时间:2005-5-13来源:青年报
前天晚间,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细化。自6月1日起,国家将对个人购房不足2年即转手交易的行为加大税收调控力度;“炒地”行为、转让“期房”行为都将禁止。国务院办公厅还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
的一项重要任务。
影响开发商:中小企业受大冲击
业内专家指出,从销售方面来说,新的税收政策限制了投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楼盘销售速度。另一方面,无条件回收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将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有更高要求。“中小型开发商将受到一定冲击,在宏观调控之下怎样解决融资问题,怎样应对现状是重中之重。”高力国际华东地区常务董事翁琳乐观表示。
业内更有观点称,制止“炒地”、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将增强“土地调控”政策,盘活开发商手中的土地资源,挤压房地产市场的源头泡沫,进一步向居住类用地倾斜;另外配合加强对规划方面管理力度,改善目前新房市场“面积过大,总价过高”的现状,缓和市场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加上金融政策的配合,开发商面临“资金和土地”两重压力,可能会出现“降低销售价格以尽快回笼资金”局面,避免可能的破产。
大批中小中介面临淘汰
对于靠二手房业务吃饭的沪上中介来说,这次调控不可谓影响不大。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上海中介万余家,从业人员十万以上,但经历了3月的市场调控,大部分中介业务量下滑五成以上,很多“夫妻老婆店”甚至一单未做,陷于倒闭境地。
对策投机客和自住者“冰火两重天”
关于普通住房的定义,高力国际认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系列政策的指向非常明确,只是针对短期投机者,如果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确定相关条款来定义普通住房。而普通住房拥有者,即大众消费群体不会受到影响,”翁琳表示。
业内表示,房产投机客的投机成本将大大提高,而市民投资者也应当重新计算回报率。“在成熟的市场新加坡等国家,房地产的年收益率低于中国,但在理性增长的市场形势下,投资者可以长线持有物业以获得稳定收益。”
商业地产受宠
住宅作为一度热点,将逐渐脱离投资者视线。翁琳就此提出,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新政都未涉及写字楼市场,而这一市场由于其稳定的长期回报正为海外资金所青睐。在住宅市场面临理性调整的时机下,可以预计商用物业市场将持续走强。数据显示,甲级写字楼市场的空置率目前处于7%的低位。而由于旺盛的需求和有限的供给,未来两年的空置率估计将保持在10%以下。
未来年底市场会供求逆转
业内普遍认为,今后还可能会有相应政策出台,楼市短期炒作更会受到严格控制。“政策已经从过去温和调整供求关系到现在压制各类投机需求,居民自住的刚性需求则被两个一千万消化部分,而潜在的改善性需求、投资需求可能受政策影响,尽管依旧出手但考虑增多,整个供求关系也就可能在年底发生逆转。”房产之窗专家指出。
“我个人认为市场到第四季度有一定下降,那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效应消化,价格就反弹,去年年底就是这样的情况;反之就是效应长期延续,对市场长期产生作用,但现在看后者的可能性大。”荒岛房产工作室专家冯伟表示。
冯伟指出,3月以来的一系列政策让4月上海楼市交易量萎缩,新房和二手房都有下滑,这次的政策出台加剧了效应。而政策短期效应一般是滞后三个月完全显现,加上开发商的资金链一般也就是维持三到六个月,“所以我个人认为第四季度肯定反映比较明显,除非还有一些利好政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