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排号现象———专家解读原因

发布时间:2005-6-15来源:不详

经济适用房抢购案例———

  天通苑发号现场 5000人排号抢购天通苑

  昨天上午,天通北苑人头攒动,热闹异常。记者了解,从当天凌晨4点,已宣布取消放号的天通北苑售楼处突然重新发号,至昨天11点左右,陆续有四五千人赶来排队。上百名保安、联防和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

  保安连续上班20多小时

  从前天中午12点开始,天通苑的保安就开始维持现场秩序,直到昨天中午记者采访时,他们已坚持了20多个小时。“吃饭只能是送饭到现场,并轮班吃饭;睡觉问题就没办法解决,只能坚持。”保安说。信息来源五花八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购房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途径得知放号的信息。一位从望京赶过来的女士对记者说:“我们是从朋友那里得到消息的,之前根本不知道。上午9点多我们才过来,有点晚了。”另外一位从地安门赶来的女士说:“这几天我天天都来排队,昨天听说取消放号,但今天不放心,还是赶过来了。在车上我才听说改在北一区放号。”记者了解,还有些人是昨天早上从网上论坛看见放号消息的。

  发售房屋数尚未确定

  对于发售多少套房屋,记者在现场听到两种说法:有的说是3400套,还有人说加上上次发售的尾房部分,一共有5000套房子。但是目前还没有选房的具体信息。

  2650元/平方米的“诱惑”

  对于为何这么长时间排队等号,购房者一致对记者说:“2650元的价格,这在北京算是非常低的价格了,我们的能力可买不起五六千的商品房,只能指望着经济适用房了。”据了解,来天通苑买房的很多人都是冲着这两千多元的价格来的。

  房价上涨是出售主因

  针对现在天通苑业主卖房的情况也较多,记者采访了几位想出售房屋的业主,了解到他们卖房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由于城铁和交通线路的日益完善,天通苑的房价已上涨,现在每平方米3300元的价格也可以出售;其次,道路拥堵也成为人们搬出天通苑的一大原因;最后就是由于天通苑的社区比较大,人员复杂,一些业主反映管理方面还存在漏洞。

  经济适用房政策———新增三项监督措施

  审核监督权力有望下放街道

  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市建委开发办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北京将在现行的经济适用房审核政策基础上再增加三项措施,以便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到经济适用房。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为确定经济适用房购买人的购房资质,市建委将核查购房者完税凭证,购房者所在街道将协助审核监督。另外,北京今后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发,原则上要以8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为主,单套总价款不超过32万元。

  拟增三项措施审核购房资格

  该负责人对记者说,市建委拟在现行审核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三项措施:一是结合个人所得税明细制度,进行收入审核,并请市地税局协助做好相关工作;二是在现行网上和窗口公示基础上,增加新闻媒体公示,扩大公示范围;三是严厉查处虚假申报,骗购经济适用房行为,一经发现将曝光,并立即收回所购房屋。

  80平方米以下、32万元两条控制线

  目前有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中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较多,虽然每建筑平方米的单价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但总价却较高,让很多低收入家庭较难承担。对此,该负责人表示,北京今后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原则上以8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为主,单套总价款不超过32万元,市规划委将严格按照《经济适用住宅设计标准》进行审批管理。

  该负责人对记者说,利用面积和单套价格这两个指标来控制经济适用房,开发商就不能再任意建设超大面积的房屋。如果项目的地理位置较好,每平方米的单价可能要4000多元,这样32万元一套的房屋面积就会在70平方米左右;如果位置较远,32万元一套的房屋面积就要大于80平方米。

  个税情况较难体现实际收入

  据了解,目前市建委已经与市地税局达成初步协议,将通过核查购房者完税凭证的方法来确定其购房资质,以免市民谎报收入。

  市地税局有关人士表示,个人纳税情况只能作为确定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资格的一个参照依据。原因有两个:一是个人收入里有许多内容不属于纳税范围,如退休人员的工资和一些其他渠道取得的收入等,因此纳税情况不能完全地体现出收入的整体情况;二是经济适用房的购买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审核监督权力有望下放街道

  另外,该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鉴于街道对市民居住生活比较了解,市建委正在酝酿把审核监督的权力下放给街道,这样监督效果会更直接、更有效。

  经济适用房排号现象———专家解读原因

  价格低和需求大于供给是抢购主因

  本报记者报道 对于天通苑经济适用房放号引发排队长龙的现象,昨天记者采访了有关业内人士,他们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虽然今年年初北京市计划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面积300万平方米,与去年持平,但上半年真正投放市场的经济适用房数量很少,巨大的市场需求一直积存;二是购房者害怕买不着房的心态。

  二手经济适用房比新房贵

  回龙观、天通苑等经济适用房项目于1998年开始建设,1999年、2000年开始陆续入住。这些房屋到今年正好“解禁”上市销售。对此,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市场总监金育松认为,“重新上市交易的二手经济适用房,大部分房价都已经升值,并且原房屋的面积都比较大,这些都增加了购房者的压力。”

  希望购得朝向、楼层好的户型

  北京我爱我家副总经理胡景晖认为,政府虽然推出了基准价,但是开发商可根据楼层、朝向等因素在基准价上浮动3%,实行优质优价,但由于经济适用房价格普遍低,好的户型和朝向就是上浮3%也相差不大。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天通苑每平方米售价是2650元,如果上浮3%,也仅是贵了79.5元。相比之下,买房人还是愿意排号挑好楼层的房子,毕竟对大多数买房人而言,买房是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