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7-27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3.5%,虽比去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但仍是个不慢的增速。第二季度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涨幅虽比一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但仍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0.1%。近日来自上海、北京、深圳、沈阳、海南等地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尽管各地的具体数字不尽相同,但在房地产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平均房价上,都表现为增幅回落、增长依旧。这种发展态势提供给我们的一个基本信息是,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抑制一些地方房地产投资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效应明显,也符合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预期目标。
从上半年的统计来看,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最大影响是促使投资和房价增幅回落。尽管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上观望气氛浓厚,但房价并没有明显下降,连长三角几个房价坐火箭般涨上去的城市,高价房也没有降价的迹象。上海市统计局局长潘建新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抑制,符合宏观政策的预期要求。房地产宏观政策真正实施是从6月份开始的,会有几个月的调整、观望期,如何变化尚难做出准确判断。这种说法应当说是实事求是的。
然而,早在建设部等七部委稳定房价的意见公布不过一个月,就有一些人旁敲侧击地指责宏观调控政策,抛出了“房价大跌”、“楼市崩盘”论,并编造出“上海市政府准备救市”的谣传。上海市政府辟谣后,又有人干脆把矛头直指宏观调控政策,声称“通过直接的行政干预迫使市场的活力下降,不但不能扼制投机和炒作,甚至还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联系到房价调控前很长时间内,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到底有没有泡沫,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与房地产开发建设关系密切的一些人士坚决否认“泡沫说”。这些现象表明,牵涉利益格局调整的宏观调控,实施起来难度相当大,尤其是针对近年来制造富翁最多的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必然遭遇许多阻力,一些既得利益者会千方百计地试图吓阻调控政策的落实。
实际上,尽管一些地方的房价上涨势头得到了抑制,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但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仍在增长。我国的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上仍然处于较快的增长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面不会改变。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既要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挤掉泡沫,也要注意不使房地产投资增长回落过猛,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