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下降有可能带动全国房价的理性回归

发布时间:2005-8-11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北京房价下降,说明中央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成效,并有可能产生连锁效应,带动全国、至少带动部分地区的房价向合理的价格区间靠拢。

房价的下降,不但对消费者有利,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自从中央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以来,房地产领域里面的大辩论、大争论,持续至今、喧闹至今,尚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期间,有两大共识渐渐浮出水面。


第一大共识是房产商赚取了惊人的暴利。这个结论不但消费者认清楚了,有关部门认清楚了,不少房产商也拱手相认。


第二大共识是房价不会落。这个结论更多的是由所谓的专家学者们得出的,相关部门和相关机构层出不穷的数据似乎也在支撑这个结论。这个结论的核心是,房价不会落,还会涨,但是涨幅已经受到控制。


问题由此产生:既然房产商赚取的是暴利,房价有什么理由不降下来。


一个迟到的数据透露了玄机


8月初,北京市4个部门发布了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结果显示,6月份的期房价格第一次出现下降,每平方米价格比上月下降约235元。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笔者由此判断,北京房价进入了一个下降通道,会继续下降,而且降幅可能不小。6月份的数据,可以被看作是千里之堤里面的一个蚂蚁洞。


得出这个结论,除了这个数据,尚有4个方面原因:首先,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是北京人的市场,外来干扰少,这就造成北京的房价博弈是一场“内战”。前一段时间在各地引起轰动的温州炒房团,几乎从来没有在北京市场露过面;而所谓的山西炒房团,因为山西的富人数量不多,对北京庞大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几乎没有影响;至于外资炒作北京房地产,更是可能性不大,即使外资进来了,也不会成为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救命稻草。因此,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北京的房价博弈,是一场“内战”。


其次,北京人的整体素质高,决定了在房价博弈中,房产商未必能占到便宜。绝大部分北京人有房可住,为了房价,忍耐一年半载不成问题。在近期的大讨论中,几乎所有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都承认,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比较稳定。市场稳定本身就说明,北京的消费者比较理智。北京还有一个和外地不一样的地方:这里是“天子脚下”,中央的调控政策到位速度比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快,见效也明显。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北京的消费者会更加理智,更加有耐心。可以说,北京房价的变动曲线,是房产商和消费者比耐心的过程。6月份的数据显示,在这场较量中,房产商最先撑不住了。


第三,北京下半年楼盘集中上市,将严重动摇房产商的信心。据统计,今年下半年,北京将有86个楼盘上市,相当于每两天就有一个楼盘。种种迹象显示,房产商最担心的就是下半年。如果消费者不买账,北京房地产将供大于求,形成积压。撑不住的房产商一旦开始降价(6月份的数据显示,降价已经开始),有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北京房价大幅下滑。


第四,更多公房上市,将加快房价的整合。北京有数量庞大的中央国家机关,央产房不但数量大,而且分布范围广,价格相对合理。随着房改的深入,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央产房进入到二级市场。这将大幅度平抑北京的房价。


北京房价下降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中央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北京取得了成效。这对于其他地方,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效应。


其二,房产商的暴利受到遏制,房价下滑让普通居民得到实惠,有利于北京的社会稳定。京城稳,对全国而言,意义甚大。


其三,北京房价的下降,有可能产生连锁效应,带动全国、至少带动部分地区的房价向合理的价格区间靠拢。这将使更多地区、更大范围的房价,趋于合理。


综上,房价下降是一个好现象。在经过前段时间疯狂上涨之后,房价的下降是一个合理的价值回归,是符合市场规律的。6月份降比7月份降好,今年降比明年降好。房价的下降,不但对消费者有利,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