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博弈进行时 武汉房价年内涨幅有多大?

发布时间:2005-8-12来源:武汉晨报

6月1日,国家七部委联合出台的房产新政开始在各地正式实施,被看做是决定楼市未来走势的大限之日。在这个日子前后,有关房价涨或跌的争论,在各个阶层的群体中上演。


如今,新政实施已两月有余。这期间,各地楼市主要以观望为基调,房价多半没有大的波动,但成交量明显萎缩。一方面,多数潜在购房者看不清后市,推迟了购买;另一方面,多数房地产商不着急卖,资金链短期内还扛得住,不敢贸然启用全面降价这一最后杀手锏。双方就这样干耗,等着下半年决出胜负。


持币没有等来降价“谁说房价下降?我怎么没感觉到。”周先生预备明年初结婚,听说房价有降的趋势,7月份他和女友跑了江城20多家楼盘,“我怎么没有碰到一个降价的?”他沮丧地向记者抱怨说。


“虽然现在房子没那么好卖,但是如果房子降价,那么对前期购买的客户来说,他们会有意见的,开发商不会轻易降价。”一开发商如是说。


从统计数据看,一边是楼市终于突破了3000元的“防线”,一边是购房者持币观望,与开发商讨价还价。有人疑惑了,市场究竟是怎么回事?新世界康居公司董事长刘光本解释,这是开发商、政府、购房者之间的一场博弈。


21世纪不动产总经理涂瑞林说,虽然成交量6月份有所下降,但是成交价格并没有因此下降,在常青花园、南湖花园城有些二手房的价格直逼商品房价格。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天气炎热带来的淡季更加搅乱了市场博弈的局面,相信随着楼市淡季的过去,部分高端项目的入市以及积玉桥、鹦鹉洲等片区的启动,武汉的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明显回暖形势。


涨幅回落理性上升


市开发办统计数据表明,全市上半年共预售商品房240.8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32.02万平方米,同比仅分别增长8.76%和6.39%。“相对于2004年21.2%和19.9%的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商品房预售受影响较大,可以看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的抑制作用已初步显现。”市开发办综合处处长李春祥说。


同时,住宅销售价格增幅也有所放缓。据统计,到上半年底,全市商品房住宅预售平均成交价3023元/平米,比今年一季度上涨2.54%,涨幅明显回落。与此同时,受营业税的影响,二手房市场也受到不小的冲击,21世纪不动产、顺驰置业、华明达等中介机构纷纷表示,6月份二手房交易量明显低于5月份。据市房产局统计,相比5月份,6月份我市二手房交易量下降63.58%;中介业务量下降60%。


市房产局市场处耿处长指出,武汉房地产市场不是过热地区,国家出台新政的主要目的是以稳定房价为主,不是打压房价。目前,武汉房地产市场发展还是较平稳、理性的。首先,投资量虽在增加,但还比较适度;其次,开发商施工进度并没有因此减缓,而该开盘的项目继续在开盘。据初步统计,六、七月份开盘的楼盘有20余家。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开楼盘中12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已占到整个楼盘的主导地位,截至6月底,全市商品住房在户型面积分布结构上,120平方米以下占总套数的53.31%,比2004年提高6.11个百分点。加上今年我市下达的500余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计划,和70万平方米小户型动迁商品房的逐步上市,将有效地缓解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尤其是旧城改造拆迁居民的住房需求。基于以上情况,武汉开发企业协会秘书长肖汉昌认为,“武汉市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将日趋优化。”


年内房价上涨空间有多大


“从各方面因素来看,短期内,需求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期内,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住房价格将趋于平稳,不会大起大落,预计今年全年商品住房价格的涨幅在5%~8%之间。”市开发办计财处处长杨建华认为。


杨建华分析,土地供应价格快速上扬,成为拉动我市商品住房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四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实行建筑节能标准,也提高了住宅建设成本的增加,带动了我市房价的上涨。


杨建华分析说,按照国际惯例,当人均GDP在1000美金到3000美金之间,房地产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2004年武汉市GDP增幅达14.5%,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2.2%,均创近几年来最好水平,表明我市的住房消费也进入了增长期。


同时,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面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说明我市商品房价格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沿海地区开发商纷纷来汉寻找投资机会也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