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酝酿新审价方式 商品房标价将更透明
发布时间:2005-8-30来源:南京晨报
在各类商品都已实行明码标价的今天,作为大宗消费品的商品房,房产商向购房者主动公开其价目表的实在不多。即使一房一价向购房者公示了,也没几个购房者能弄懂这个价格是怎么得来的、是否合法。于是房价审核部门开始酝酿更透明、更具体的商品房审价和标价方式,将来审批房价时将具体到某楼盘每幢楼的均价和楼层、朝向差率。这是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的消息。
“一房一价”依然雾里看花
据了解,在房产广告中,房屋标价方法一般可以分为5种,即标出楼盘均价、基价、最低起价、最低价到最高价、特例价。
楼盘均价是最能让购房者了解楼盘价格水平的方法,但广告中采用的不多。在销售现场问及价格,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一个从最低价到最高价的价格范围,有的从4500 6000元/平方米,上下相差30%,让一般购房者实在看不懂。再深究下去,得到的回答好像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告知他们实行的是一房一价。你看中哪套房子,先要看有没有卖掉,然后才能告诉你那套房子的价格。不同的房屋因其地理位置、房型、楼层、朝向、采光、视野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一房一价正是这种不可替代性在价格上的体现。
一房一价只是一种价格的制定方法,却有不少房产商将其演绎成选一次房问一次价。不少购房者抱怨,一房一价是怎么来的,实在看不懂。
开发商不愿意价格透明
价格是购房者对房屋进行参考比较选择的重要指标。高层中同样房型,上下两个楼层价格相差不多,人们往往会考虑上层;价格相差到一定程度,就会考虑下层。没有价目表,购房者就如同盲人摸象般,问到哪里是哪里了。
业内人士透露,大多数楼盘不愿将销售价格公开发布,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房产商视价格为商业机密。房产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已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将房价全部公开,就会让竞争对手在制定价格策略上有机可乘,一明一暗,自己难免会吃亏。另一个原因是房产商担心价格完全公开,会将客户消费引向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房屋,剩下的房源会形成滞销。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商品房既然是一种商品,就要让消费者享有应有的知情权,让购房者对房产销售价格得到充分的了解后再进行比较选择。
审价将具体到每幢楼均价和楼层、朝向差率
我们不妨看一下目前的楼盘审价批复: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核定××商品房销售价格的请示》的批复如下:……二、××住宅商品房基准价格为4755元/平方米(按建筑面积计算)。三、住宅楼层、朝向差价由你公司按整幢(单元)“增减差价总额的代数和应当等于零”的原则确定。四、商品房销售时,必须严格执行“一价清”政策和明码标价规定,并在醒目位置公示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不得在销售价格以外另行加价收取未经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任何费用……
以上批复中,购房者只能知道楼盘基准价格为4755元/平方米,每幢楼的均价和楼层、朝向差价,购房者无法知道,购房者就很难知道自己所购房子的价格是否在物价部门审价的幅度之内。而如果审价具体到每幢楼均价和楼层、朝向差率,有点数学基础的购房者,很快就能知道自己所购房子的价格的合法性。物价部门已开始酝酿新的商品房审价方式,同时加大商品房明码标价的执法力度,届时,消费者将明明白白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