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31来源:亿房网
该人士还透露,《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年底有望面世,现在住建部有关部门还在编制《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以及住宅产业现代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住宅产业现代化行动方案的初步框架已经形成,其中目标性的内容包括:怎样培育基地,怎样推动试点城市,如何提高建筑装配率及配套技术的研发水平等。”该人士称,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中将明确新建和竣工产业化住宅面积,保障房全装修比例,新建全装修商品住宅比例,整体厨房、卫生间在住宅中的应用比例,太阳能等新能源在产业化住宅中的比例等发展目标,以及分城市分阶段的发展战略等。
据了解,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总体思路是分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大力发展产业化基地;在中间规模化发展阶段,大力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培育产业链,形成主导的技术;在全面推进阶段,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主体推进的格局。
“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一阶段,试点城市在逐步培育,基地全国已经有42家了,主要分布在东部。”上述人士说,在政策支持方面,目前有些城市已经出台容积率奖励、财政补贴、与“土地招拍挂”挂钩等引导政策。另外,与绿色建筑发展挂钩政策、工业化产品减免税政策、与建筑建造过程中税费挂钩政策等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运用。
该人士还表示,研究建立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建筑技术体系应以住宅为重点,并以保障房为重点。住宅技术体系应包括主体结构技术、住宅部品技术、设施设备系统等,都是住宅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另外,要积极引导不同的发展模式,包括城市、园区、企业联盟及专业化配套等。
今年年初,由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共同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出台后影响不小,其中提出要推动建筑工业化,住建部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
“住宅产业现代化与绿色建筑结合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将住宅产业现代化与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挂钩,协调推进,并在合适的时机出台绿色建筑法和建筑品质促进法,为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上述人士说,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建筑工业化完全符合“十八大”总体要求和国家发展战略,未来若干年,这项工作将大有可为,将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住宅产业现代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目前也在制定中。此外,《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区)发展规划及评价标准》已形成讨论稿,可能最先推出。根据住建部近期透露的信息,未来拟通过试点城市带动住宅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在全国培育20个左右试点城市(区),其中,东部地区发展10个左右,中西部各发展5个。
据悉,目前有17个城市有初步意向申报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包括北京、上海、青岛、厦门等东部热点城市。截至目前,政府主导的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仅有3个,园区2个,分别为深圳、沈阳、济南、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连花园口经济开发区。
记者获悉,在住宅产业化具体实施环节,保障房领域有可能率先试水,并以地方试点形式推开,逐步推广到普通住宅。此外,部分商业地产项目也可能纳入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