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4 17:17:20来源:亿房网
67个城市被列入衰退型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昨日发布。《规划》首次划定262个资源型城市,并要求资源型城市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规划》将262个城市分为成长型(31个)、成熟型(141个)、衰退型(67个)和再生型(23个)四种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举例,对衰退型城市,核心是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同时解决最突出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对再生型城市,核心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率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67个衰退型城市涉及24个地级行政区、22个县级市、5个县(自治县)、16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规划指出,应着力破除衰退型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失业矿工再就业,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废弃矿坑、沉陷区等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全国资源型城市分布(括号内为城市个数):河北(14)、山西(13)、内蒙古(9)、辽宁 (15)、吉林 (11)、黑龙江(11)、江苏(3)、浙江(3)、安徽(11)、福建(6)、 江西(11)、山东(14)、河南(15)、湖北(10)、湖南(14)、广东(4)、广西(10)、海南(5)、重庆(9)、四川(13)、贵州(11)、云南(17)、西藏(1)、陕西(9)、甘肃(10)、青海(2)、宁夏(3)、新疆(8)
2020年前改造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
杜鹰表示,对于资源枯竭城市,已经改造了9000万平方米“棚户区”,还有7000多万平方米,到2020年甚至要提前全部改造完。
杜鹰举例称,国务院此前界定的69个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只占全国的4%,但是棚户区占了全国的1/4,失业矿工占全国采矿从业人员的1/10,低保人口也占全国的1/10,需要治理的沉陷区占了全国的1/3。另外,他还指出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问题。这会导致其他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一旦资源开发接近枯竭,就会出现“矿竭城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