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年伊始楼市之“最言论”

发布时间:2014-2-25 11:43:08来源:互联网

    楼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经历了2013年的繁荣发展后,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岁末年初,关于楼市走势预测的话题又多了起来。

最一贯的表态:如果政策继续,房价今年会暴涨

“大炮”任志强日前表示:“在2013年底的时候,我们看到有17个城市又出台了一些按照‘国五条’签订的房价上涨任务指标而采取的行动,这些政策对当地的市场都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如果这些政策继续的话,我想明年就会暴涨。”

最大胆的预测:今年会出现房价下跌50%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近日向媒体表示:当今的高房价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现在已经开始破了。最后一波房地产泡沫是靠高利贷推起的,现在高利贷出了问题,房价也支撑不住了。我原来认为是在2012年,今年年初我改变了我的预测,当时认为今年下半年将开始下跌,但这个下跌不是一步到位的,先期先下跌20%-30%,之后可能会有反复,到2014年会出现房价下跌50%。

最诚恳的建议:房地产调控模式应化整为零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在“《清华管理评论》大讲堂——走进深圳”回答现场提问时表示,房地产政策如今有一个鲜明转变,就是房地产要回归“居者有其屋”的基本需求,回归到城市空间的公平分配和使用上来,绝不能成为过度投资的渠道。房地产调控模式应该化整为零,如深圳的问题深圳解决,不必中央出政策。他还说,现在解决房地产存在的问题还来得及,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是城市化的末端房地产崩溃,因为后面的动力没了,这就是房地产崩溃的时间点。中国离这个时间点还有一些日子,此时要是能想明白,采用微调的方法,可以调节过来。

最实在的预言:房地产还有10-20年好光景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近日撰文称:2014年,房地产仍然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趋势。以前房地产就等于住宅,就相当于人类在3岁以前不分男女一样,可现在房地产发展到了青春期,人到了青春期就开始有性意识,房地产也开始分为住宅与非住宅。未来,政府对住宅的政策非常清晰:政府管保障,市场满足多层次需求。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物流、医疗、公共物业、商业物业、酒店物业等非住宅会越来越多释放出来。所以,未来房地产还有10到20年好光景,只不过是从住宅转到非住宅。

最理性的推论:今年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2月10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今年还会非常困难。他认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争论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思维,能赚钱的产业都是好产业。如果央行还要大量印发钞票,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今日,在亚布力会议的一场房地产分论坛上,包括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等在内的房企大佬们纷纷表示基于政府土地供应、人工成本、资金成本等隐私的考量,2014年房价仍不会出现下跌,但同时,任志强也指出,今年的房市已经出现三大信号,库存量增加、总体经济热度降低,房价的增速将大幅放缓,他保守预期在6%到7%之间。

刘晓光表示,从市场应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角度看,房地产市场是政府干预最多的一个产业。如何落实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关于市场配制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房地产领域怎么体现,是今年各大房地产商需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实际房地产的利润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饱和的程度了”,名流置业集团董事长刘道明表示,房地产商的利润并没有外界评论的那么高,“卖50亿,实际上我利润只有几千万。”

他称,在房价的构成中,三分之一为地价,这部分为政府所有,地产商的利润中有六成需缴纳越来越高的税金,因此其净利润薄弱。“实际上政府的税金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之后是土地出让金。资金成本金融机构拿走了,我们赚辛苦费,有时候还根本就赚不到钱。”

他认为今年的房价不会出现下跌。首先政府降低土地供应量导致低价上抬,其次人工成本和资金成本都在上涨。

上海长甲集团董事长赵长甲也认为,基于以上房价本身的组成要素没有一个降得下来,加之财政也未能下降,而货币发行正在不断增加,因此房价没有下跌的空间。

对此,任志强也表示认同,但是他提出即便是上涨的态势,价格的增速将大幅放缓。他提出,今年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而“纵观中国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只要是经济下行的时候,就是放宽房地产。”,而对于其他非一线城市,今年的户籍改革制度还没有出台,政策仍然不明朗。

任志强认为,户籍改革制度对于各个城市之间的流动或者是转换城市的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对城市房价的影响要到两会之后才能有所预期。

他还指出,土地供应量也是前期约束的条件。从去年9月份开始,中国土地的负增长接近0,10月份变成了正增长,11月份超过9个点,12月份是连续增,到今年1月份依旧是正增长。他表示,假定今年从去年由负转正,到今年土地仍然是持续正增长的情况下,今年的供应要比去年的供求关系缓和很多。

任志强认为:“拿2014年跟2013年比,我们认为是增幅会大幅下滑,增幅是两个:一个是房价增幅,一个是减量增幅。”

对于房价的增幅,任志强的预测相当谨慎,他表示,“很多开发商以为今年可能跟去年一样,很乐观,认为最低不会少于7%,但是我认为会连7%都不到。”

土地市场在经历短暂的供需低谷后,很多城市在春节后纷纷发布供地公告。预计2月份整体市场将迎来一波成交热,甚至不乏地王地块的集中出现。

2月份,北京土地市场计划推出多宗热点地块。市场机构中原地产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2月份已经确定出让的经营性地块有16宗,面积合计达到了242 .6万平方米。其中7宗挂牌地块起价已经达到了175.16亿元,预计2月土地出让金有望突破400亿元。

“北京此次推出的部分优质地块在2月份将可能再次成为地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于2月7日开始竞价的西城区华嘉胡同住宅地块,算得上北京土地市场近年来最优质的住宅地块。“该地块合计土地出让面积11.77万平方米,35.5亿元起始价,起始楼面价达到了每平方米30159元。”

张大伟认为,按照目前的市场热度,以及西城区的地理位置,预计本地块的楼面价有望突破农展馆地王7.3万元的全国历史单价地王记录。目前,西城区在售商品房平均价格已经突破6万元,地块周围的物业费基本已经在10万元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北京以外,2月份杭州还将有28宗地块陆续出让。其中,主城区6宗,余杭16宗,萧山6宗。面积合计为1485.5亩。2月18日,杭州主城区将出让3宗地块,总出让面积达22.47万平方米,总起始价为55.1亿元。

此外,成都将于18日出让5块地,最高楼面起拍价每平方米4375元;常州14日将出让3宗商住地,总起始价4.65亿元;西安也计划挂牌出让10宗地,其中以商住用地居多。

事实上,2014年以来,土地市场的成交均价上涨明显。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4年1月份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报告》显示,1月份,包括北上广深等四大一线城市在内的1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合计263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4 .7%,同比增长1.3%;土地出让金收入1436亿元,环比增长56.6%,同比增长155.2%;土地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5449元,环比增长108%,同比增长151.9%。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一线城市土地成交价格大幅上升,1月份一些二线城市土地价格同比增长也在八成左右。易居方面预计,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的整体成交价格仍将处于高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