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2-25 11:45:36来源:亿房网
但与金融界的未雨绸缪之心相比,房地产业内却对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充满信心,认为经济减速甚至可能会促使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房地产将成为资金避险的首选行业。在此情况下,回归实体经济的金融改革目标显得格外的任重道远。
专家预警房价下跌风险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十大城市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平均涨0.75%,涨幅较上月收窄0.32个百分点。10个城市全部上涨。虽然一线城市的房价依然维持着增长趋势,但受春节影响,成交量环比下跌。其中深圳降幅为44.4%,北京为36.8%,上海为30.65%。
1月的中国房地产数据虽然不那么理想,但房价总体还维持上涨趋势,但鉴于今年中国经济可能整体减速的背景,有许多声音已经开始警告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可能破灭。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近日就表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经济减速、房价下跌、产能过剩、金融改革、地方债等五大风险。他认为,房地产行业问题突出,并透露,目前中国的金融部门已经在对未来可能的下跌做准备。
与李杨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该公司日前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房企销售增长在去年中已开始呈现放缓迹象,预计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合约销售增长,将由去年的26.6%大幅放缓至今年的10%左右,并预计今年房价只会有温和的涨幅。中国房企销售增长在去年中已开始呈现放缓迹象,加上银行收紧按揭贷款以及被压抑的买房需求逐步被吸收,房企的销售增长在今年难免会显着放缓。
房地产成资金避险首选
与这些房地产业之外的声音相反的是,房地产业内众多学者却对房地产今年的走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信心。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减速不仅不会影响一线城市的房价,反而会促使更多的资金涌入房地产业避险,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深圳著名地产评论人半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今年房价一线城市将保持高位均衡状态,经济减速对房地产影响不大,反而会促使资金涌向房地产。
世华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肖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经济减速对房地产来说,不一定是坏事。以深圳为例,虽然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许多处于红海行业的企业在扩大生产方面的意愿依然很弱,许多企业主将资金投向房地产避险,而没有扩大生产。假如经济不景气,实体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则会加剧这种资金向房地产转移的趋势。
肖小平分析指出,一线城市的房价不可能会掉头向下,因为需求旺盛。这个需求有2个意思,一方面是市民的购买欲望持续高涨;另一方面是一线城市有很多人具备客观上的购买实力。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商品房目前存量160万套,其中包括各种转型的商品房。但这160万套面对的是实际超过1800万的常住人口,住房明显供不应求。另外从深圳新生儿数据来看,2012年深圳新生儿为21.3万,2013年为20.7万,全国最高。以这些新生儿的数目为基础,深圳每年就有20万个以上家庭面临购房和换房需求。但深圳每年新房成交量只有5万套左右,二手房成交量不超过10万套,商品房供应缺口很大。而且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因此,有人预测,10年之内深圳的房价或许会超过香港。因此,2014年一线城市不可能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
吁金融改革回归实体经济
对于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资金流动趋势,许多学者都表示出担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对此强烈呼吁金融改革的重心,应该回归到实体经济。
王国刚表示,「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重心在于使得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能够直接进入金融市场。在金融改革中,公司债券的功能举足轻重,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资本账户中的交易项下开放和推进亚洲债券形成。
推进公司债券发展需要落实三个机制:发行的注册制,直接向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发行,利用网络展开交易。在公司债券回归直接金融的条件下,择机出台「贷款人条例」,以促进实体企业间的资金借贷发展;修改《票据法》,发展融资性票据;推进金融租赁机制的发展,准许实体企业根据经营运作的发展要求,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或介入融资租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