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4-4 16:00:56来源:长江商报
据新华社电 近日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2020年之前要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在国家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住房信息联网会不会引发“抛房潮”?
多地疑现官员抛房
记者日前来到广州市番禺区某知名楼盘。近期,该盘的二手房交易市场格外红火。据中原地产的一位业务经理介绍,该小区10多年前开盘时,开发商曾以“友情价”将这些别墅卖给一些官员“关系户”等。这位业务经理表示,即便如此,该小区同等面积的别墅普遍要比市场价低50万元-100万元左右。
北京北五环外一家地产中介近期挂出“家庭内部过户免费咨询”字样的条幅。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对投机炒房者和某些官员的“暗示”。海淀区万寿寺路一中介机构的经理透露,“不少交易确实有官员抛房的嫌疑,他们通常要求全款交易,一次结清。有一栋别墅最近卖主降了200万元。”
联网难或给官员“喘息期”
“可以分析出来,当前出现的‘抛房’情况与不动产登记和住房信息联网的推进以及反腐力度加大有一定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认为,“一些贪腐官员所畏惧的是,名下房产一经公示,就会引起反腐部门的注意,要求其说明巨额财产来源。”
26日召开的不动产登记工作第一次部际联席会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记者调查了解到,国务院曾要求在2015年以前,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要实现联网,但在全国很多地方,住房信息联网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些分析人士担心,这有可能给一些官员“喘息期”处理“灰色房产”。
■分析
联网推迟是技术原因
还是利益阻碍?
2010年就开始启动的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屡屡“难产”,并非只是技术原因,更多在于利益阻碍。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手段来说,住房信息联网并不复杂,将纸质信息录入数据虽然庞大,但也难以成为一拖再拖的理由。江苏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房产局官员表示,地方出于种种原因的不配合甚至抵制,才是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系统一再“难产”的主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自己前些年投资了多套房产,这轮住房信息公开潮来临,虽然令他感觉到了寒意,但还不至于无路可退。这位官员直言:“很多人手里有来路不清楚的房子,现在要让他们自己做一个系统‘曝光’自己,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