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熟了商业来了楼市火了 白沙洲带你读懂江南CLD

发布时间:2014-4-18 16:21:13来源:武汉晚报

    江南崛起中央生活区

大武汉向南扩 

白沙洲向中心

作为中部中心城市,武汉楼市近几年的发展可谓惊人。数据显示,10年来武汉房价已经翻了4倍,目前城区面积仍以每年超过1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膨胀。随着中心城区土地日益稀缺,三镇中心板块基本已无地可供,这给很多新板块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白沙洲便是这样一座崛起的新城。伴随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给力,品牌开发商争相抢滩入驻,昔日武汉人眼中“晴天一声灰,雨天一身泥”的白沙洲,如今已经实现华丽蝶变。

2010年,继品牌房企万科、福星惠誉登陆白沙洲,这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热潮。随后,佳兆业、复地、华润置业等品牌房企纷纷在白沙洲重金拿地。如今,区域内已经汇集了十几家品牌开发商,除了有长江紫都、郁馨花园、惠文新都等老项目外,还云集了万科金色城市、佳兆业金域天下、福星惠誉东澜岸等大型新社区。

这片被称为“武昌南大门”的土地,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跻身武汉楼市新秀之列。位于城市中心,配套日渐完善,城市主流人群的居住、消费、娱乐、教育需求逐渐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占据天时地利的白沙洲,正以中央生活区(CLD,全称:Central Living District)的姿态强势崛起。

有人说,相比光谷的光彩四射,白沙洲的崛起更像是“屌丝逆袭”。不过,后发者并不缺乏潜力,纵观政府规划,白沙洲并不乏冲刺排头兵的底气和决心。

2011年,白沙洲大道的建成通车,实现区域与江南核心区的快速联通。今年10月,鹦鹉洲长江大桥有望通车,武汉二环将画上完美圆弧。加上建设中的杨泗港过江通道,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地铁线和白沙洲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同时,洪山区对白沙洲发展居住、商服和现代物流业的定位,无一不昭示着这座宜居新城无限美好的未来。   

交通熟了 商业来了 楼市火了

白沙洲带你读懂江南CLD

CLD,即中央生活区 。是指一个大型城市中,由若干居住区组成,可满足城市主流人群集中居住、消费、娱乐、教育需求,并具有城市一流生活质素、人文内涵和生态环境的居住区域。

纵观大武汉,哪些区域可堪CLD之名?在江南,迅速成长的白沙洲便是其一。

在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如果有更好的政策指导和规划细节,加之知名开发企业更大规模的进入,白沙洲中央居住区会成为整个武汉未来居住的导向和风向标,也会成为武汉大型居住区的名片,成为未来居住发展的范例。

够宜居才敢叫CLD

在武汉,CLD并非新鲜概念,楼市中也不乏楼盘借名宣传。殊不知,中央生活区落脚在“生活”和“区域”两点上,单靠一两个楼盘其实是难以承载其内涵的。

据专家介绍,除了区域内具有高尚的楼盘品质外,CLD对环境及配套设施的要求也非常高,强调生活资源的集中、品质服务的集中、能源供给和标准设施的集中。

CLD不是项目概念,而是地域概念,空间和环境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从狭义上讲,CLD可以是一个居住社区,但它必然需要一个整体环境的支持。因此,CLD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区的概念,它涵盖了周边种种因素,区域内必须有大型城市绿地,便捷的交通路网及良好的配套服务设施及形成规模的居住区。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自身居住追求的提高,CLD其本身的素质也应不断提高。除了外部医院、银行、商超。学校、便利的交通设施、优美的景观资源等之外,CLD也必须注重内部社区小环境的营造,如优美的社区环境和丰富的社区配套等,使小区住户足不出区就能完成主要的生活内容。一句话,CLD浓缩了生活精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够宜居才是CLD的人本之道。

大规划促白沙洲变脸

按照这样的标准,武汉哪些区域可以被称为“中央生活区”?

“按照武汉城市的规模,10-20个CLD才能满足居住需求。在江南,南湖、大东湖、白沙洲几个区域发展迅速,具备成为中央生活区的各项素质。”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殷跃建表示,相比南湖等片区,白沙洲是离城市中心最近的板块,拥有居住组团的总体规划,具备各项政策基础。同时,部分产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型,周边就业机会多,区域也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功能分区特征。同时,与武昌老城区、汉阳四新区、光谷等区域的地理空间已经结合,是主城区内中具有较大承载力的潜力区。

武汉市规划局相关人士介绍,“白沙新城”的主题是一个宜居新城,规划参考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比如上海的浦江新城,通过多样化居住模式和开放的公共区间建设,打造理想的居住和休闲之地。在产业配套方面,大约配置10%左右的高新产业,带动片区产业转型,成为融合研发、展示、会议交流和企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产业聚集区,同时也可以依托武昌主城,规划一定的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基地,打响“白沙新城”的科技品牌,建设人文新区。

大配套成全中心愿景

”现在蛮多住老武昌的人买房子都往白沙洲跑,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家住武昌中心的杨女士说,以前听白沙洲这个名字觉得蛮远,但自己去看房之后发现,其实白沙洲离武昌很近:”开车从白沙洲到武昌火车站只要十几分钟,到光谷也就二十几分钟。“

2012年,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昌接线工程和雄楚大街快速化改造工程,同时破土动工,预计2015年底通车。这对于白沙洲片区来说,无疑是一大好消息。去年开工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未来建成后,白沙洲地区将纳入二环线。同时,连通武昌青山、白沙洲的地铁5号线将搭建未来最便捷的地铁路网。

据武汉市规划局人士介绍,”白沙新城“规划了大量品质配套,一方面充分挖掘整个滨江的资源优势,打造自然生态和富有活力的社区,构建这样5-10分钟的便利生活圈;同时引进一两个三甲级医院,增设卫生服务中心,完善中小学的配套服务;利用滨江绿化带,打造”白沙新城“的绿化长廊,通过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实现500米见绿;在人文环境的价值挖掘上,”白沙新城“要植入武昌古城的文化因子,通过生活方式延续,文化设施引入等手段,实现古城到新城的过渡,在新区建设图书馆、艺术馆等文化地标。

目前,白沙洲区域已经被定位为一个集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大型生态居住区和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复合型区域。正是因为这种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不少地产大佬都看好白沙洲区域。有资料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白沙洲片区有17宗土地成交,未来还有充足供应。和南湖片区对比,南湖三年间仅7宗土地成交,且后续几乎无土地供应。加之7000元左右的均价水平,白沙洲片区已逐步成为武昌刚需供应输出的重点片区。

“白沙洲应成为武汉中心城市愿景的战略支点。”在殷跃建看来,外有品牌争相进驻,内有配套、规划撑腰,白沙洲无疑是主城区内中具有强大承载力的潜力区。

多线驱动 告别单面白沙洲

其实,CLD这个概念,从最初大型居住区的提出,到逐步成熟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二战前后,一些学者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的概念,强调宽广的马路、大面积的绿化、高层建筑,以及商业、办公、居住、交通功能的分离等。这些想法随后进行了很多尝试,到了70年代人们发现,按照这些理念打造的不少大型居住区却变成了”空城“。

为什么在理想主义下打造的花园城市却不适合生活?学者们发现,当社区的规划和功能变得单一的时候,人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得单一了。城市的本质是让不同种类的人群在密集的土地上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充分的混合和交流,产生聚集效应,产生新的东西,随之也产生了活力,这就是城市的原理。

这样就不难理解了,第一代的CLD其实就是割裂的。因此70年代初专家又提出了新的城市主义,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在80年代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中央居住区。再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新都市主义理论的操作方法和创作方式。

所以,当我们今天来探讨白沙洲该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中央居住区时,也不能忘记这个简单但最核心的初衷: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殷跃建教授也特别提醒,白沙洲所处的武昌南属于典型的城乡二元模式,缺乏中心城市地位的区域统筹与发展规划。目前后湖、南湖等组团都存在交通堵塞、就业困难、配套不足等问题,白沙洲的发展不能重蹈覆辙。要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景观资源和充足的发展空间,将白沙洲建设成为以中高端服务业为主,集生态商务、商业办公、商业服务、总部经济、文化娱乐、中高档住宅为一体,两型社会背景下的最佳城市实践区。

白沙洲:三环内最后的洼地

片区主力大盘均价未破七千五

品牌房企唤醒白沙洲

楼市配角变刚需主场

“结婚买房,不想离中心闹市太远,又难以接受成熟地段的房价。怎么办?”不少刚需都面临着这样的买房尴尬。最明智的办法当然是选择三环以内的价值洼地。所谓“价值洼地”是指那些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区域。

胡小姐家住汉口,却在丁字桥上班,由于每天上下班耗时太长,她决定置换掉汉口的房子,在单位附近买一套。选来选去,她发现丁字桥周边的大盘不多,且价位偏高,如中南国际城、百瑞景中央生活区的价格均过12000元/平方米。往南移至南湖,小区虽多,但均价也过了9000元/平方米。她想,现在白沙洲大道通车,从白沙洲到丁字桥也很快捷,相比之下该区域价格上占有很大优势,权衡之下,她选择了白沙洲。

白沙洲是武汉“南大门”,在城市整体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多年来却因受交通、配套的制约,发展却相对滞后,区域内品质楼盘欠缺。直到4年前,万科首次“拓荒”白沙洲,福星惠誉、清能地产、佳兆业、融科、复地、华润等相继在此布局,该区域价值才在地产大佬的争相抢驻中展露无遗。短短3年,众多精品大盘在白沙洲扎堆亮相,越来越多的买房人将目光聚焦到这里,白沙洲终于扬眉吐气,从楼市配角变成刚需主场。

均价不足7500元/平方米

白沙洲仍是价格洼地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与白沙洲同属于二、三环之间的区域共有6个,以二环线为圆心,顺时针方向至西向东分别是四新、古田、后湖、青山、光谷、南湖。

记者梳理之后发现,南湖板块目前在售楼盘大多数均价都高于九千,如保利中央公馆9200元/平方米、维佳武昌府二期9400元/平方米,只有个别楼盘,保利心语均价8200元/平方米相对较低,但这仍比目前白沙洲单价最高的楼盘——万科金色城市的均价高约200元/平方米。继续向东至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往光谷方向,三环线周边楼盘当代安普顿小镇均价也已超过8500元/平方米。汉口后湖的万元盘日益增多,如越秀星汇君泊11500元/平方米,晋合金桥世家16000元/平方米。纵观这六大区域,只有四新板块楼市均价与白沙洲旗鼓相当。目前均价已趋近7700元/平方米,如观澜国际、绿地中央广场等均价仍在持续上涨。

环比一圈,白沙洲房价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价格洼地,除万科金色城市外,复地悦城、华润紫云府、佳兆业金域天下等楼盘价格均未突破7500元/平方米,融科花满庭、福星惠誉东澜岸的价格与四新均价更是差距较大。

配套逐年趋于完善

片区大盘3年涨幅超25%

3年,白沙洲楼市的市场认可度有目共睹。华润紫云府,去年9月华润紫云府首次开盘所推352套花园洋楼当日售罄。回想2013年上半年,清能·清江锦城一期开盘的盛况,604套房源也是一抢而空。佳兆业更是在去年9月首期开盘,创下了2亿的销售佳绩。福星惠誉东澜岸推出的亲湖小高层价格相对亲民,一直以来都是片区内备受瞩目的产品。去年底,复地悦城开盘销售额也高达3个亿。随后,融科·花满庭开盘,当天共推出282套房源,开盘销售约220套。悉数这些大卖的楼盘,主打户型多为70—100平米的两房或三房,即我们所俗称的刚需户型。

价格方面,2012年白沙洲已是涨声一片,至高涨到了7000元/平方米。如今已连续两年量价齐升。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万科金色城市一期开盘,入市均价仅6200元/平方米,截至今年4月,该项目已经卖到了第19期,最新报价7900元/平方米,涨幅达25.4%。

坐守一线临江的地段,白沙洲在区域配套全面升级之后,宜居指数直线飙升。随着白沙洲大桥、在建的杨泗港大桥和鹦鹉洲大桥的陆续通车,规划中的轨道交通5号线与7号线双铁出行,白沙洲的发展前景和升值空间再次扩大。    

武汉当前最具购买价值的区域在哪里?纵观楼市分布地图,不难发现,二环外、三环内的区域正是我们所说的“价格洼地”。所有洼地当中,白沙洲是离城市中心最近的区域,与市中心直线距离仅7.5千米。

多年来因为种种原因,白沙洲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内房价整体水平一直不高,目前区域多个主力大盘的均价未突破7500元/平方米大关,低于二、三环间其他区域均价。

“白沙新城”展城市价值宏图

“江南中央生活区”高端峰会引多方热议

“未来的白沙洲,将以一副城市新生活中心的宏图,呈现给武汉。”15日,在江南中央生活区高端峰会暨“白沙新城”价值再发现研讨会上,白沙洲板块的价值潜力引发规划部门、专家和企业的热议。

“离城很近,感觉很远。”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这是不少人对白沙洲的最大感受。确实,傲居武汉南大门的白沙洲,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中有被边缘化的现象,重新定义其功能定位是当务之急。“通过规划先导、完善功能配套建设、挖掘区域人文环境价值,白沙洲将成为下一阶段大武昌发展的热点。”

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殷跃建认为,白沙洲片区具有难以比拟的先天资源条件,包括江、湖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另外,白沙洲也是少数“基础设施建设在前、地产开发在后”的片区。“相比二、三环之间的其他片区,白沙洲是离城市中心最近的板块。尤其对光谷-南湖,沌口-四新,以及武昌老城区具有串联效应,将形成新的城市主轴。”

同时,随着白沙洲大桥、鹦鹉洲大桥、杨泗港大桥等陆续加快建设和投入使用,地铁线进入动工准备阶段,白沙洲片区的交通配套成为区域发展的先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市民的关注。目前,白沙洲区域已经被定位成为一个集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大型生态居住区和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复合型区域。

正是因为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少地产大佬先后进驻白沙洲。峰会上,来自万科、华润、福星惠誉、复地、爱家等开发企业的代表均表示,白沙洲片区的居住价值和发展潜力毋庸置疑,现阶段的突破点就在于各项功能配套的完善规划和加速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武汉楼市没有一个板块的起步能比得上白沙洲,只要政府、企业、媒体、市民共同担当,区域发展必将共振、共生、共繁荣。

业界共话“白沙新城”美好前景

大盘“共振”助推白沙洲楼市

区域内将能500米见绿

市规划研究院规划二所主任工程师游畅

从区域联动的角度来看,2017年杨泗港大桥建成通车以后,整个区域内加上鹦鹉洲长江大桥、白沙洲大桥和白沙大道,将形成一个“王字型”骨架交通网络,另外新修的武金堤路将直接连接复兴大道,拉直武昌生活半径,未来这里将有轨道5号线和11号线,整个白沙洲的交通将更加便捷。

从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白沙洲定位“宜居新城”。这一板块未来将规划形成以高科技研发为核心,自主创新为特征,人才聚集完善配套的科技人文区域。同时,通过点线面的绿化空间体系规划,白沙洲有望实现“500米见绿,800米见园,1000米见水”。

“白沙新城”作为三环线内唯一一个未开发的区域,它的潜力不言而喻。“白沙新城”必将成为大武昌地区的大热点,对提升武昌南部区域竞争力有更重要的意义。

白沙洲有望辐射全国

湖北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殷跃建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中央居住区能承载30万左右人口,那么武汉主城区应该有10到20个中央生活区,才能承载整个武汉的人口量。白沙洲板块,是武汉三环线内离城市中心最近的板块,距离武昌的水果湖、中南地区只有7.4公里。然而,我们依然感觉白沙洲远,不是物理距离远,而“心理距离”远。这是因为以往白沙洲的环境条件和配套条件较差所致。

白沙洲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交通、生态两大区域价值的提升。武汉其他板块基本上都是先修房子后修路,只有白沙洲和四新是先修路网后修房子。因此,白沙洲交通配套上的规划较为完善合理,随着鹦鹉洲大桥、杨泗港大桥和轨道交通的建设,交通优势将日益凸显。

白沙洲依托长江和黄家湖,拥有得天独厚的江景、湖景,自然环境可谓“天生丽质”。随着房地产业的突飞猛进,目前武汉房地产水域资源日益稀缺。因此,我们应该特别珍惜白沙洲现有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

未来,白沙洲应该敞开大门迎接中部地区所有人的需要,成为生态型的城市实践区,这才是白沙洲片区的准确定位和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白沙洲的影响范围将辐射中部甚至全国。

房企和片区“共振”共赢

白沙洲所在的洪山区,近几年楼市发展非常迅猛,2012年至2013年连续蝉联全市销售冠军。白沙洲片区的房地产开发起点很高,云集了国内各大品牌开发商,其中有6家是今年中国地产百强企业。加之当地巨大的升值潜力,各楼盘层“爆款”产品出不穷。可以看出,“白沙新城”已经成为武汉城区内的人居热点。

目前,白沙洲正掀起一场“大盘造城”运动,各大开发商纷纷在此推出体量巨大的楼盘,竞争日趋白热化。这种大盘竞争互补,会引起一种“共振效应”。一方面,竞争形成的住宅产品多元化,使得购房者能够在片区找到合适的户型产品。另一方面,由于武汉市目前的基础建设加速,白沙洲地区的“房企共振”也将与当地的配套建设互相影响。

近年来,鹦鹉洲长江大桥、地铁线的规划建设不断为白沙洲带来交通利好,该区域房地产业的突飞猛进,也将吸引更多企业前来进驻。未来,房企“共振效应”将让白沙洲中央生活区实现开发商、购房者和城市建设的共赢。

白沙洲房企呼吁配套设施再升级

普遍认为区域价值被低估

当天的研讨会上,来自万科、华润、福星惠誉、复地、爱家等房企的代表纷纷对片区发展建言献策。他们普遍表示,白沙洲片区的居住价值和发展潜力毋庸置疑,现阶段的突破点在于各项功能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加速建设。

华润紫云府的项目代表表示,白沙洲离中心城区很近,但是从市中心驱车前往白沙洲却非常痛苦,因为铁路线的原因,包括白沙洲在内的整体武昌南交通都不是很通畅。复地悦城项目代表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白沙洲大道与复地悦城的连接口原本设置了高架桥出口,但高架桥的辅路还没有完全开通,间接影响了购房者去项目的时间,“政府的市政配套在前期规划后如能尽快兑现,这样对业主,对开发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便利”。

万科金色城市的项目代表认为,目前项目已引入两大名校,武商量贩也已经开业,社区内业主的生活配套得到了完善。鹦鹉洲长江大桥预计年底通车,项目附近的武金堤市场拆迁也将在今年完成,白沙洲大道将会拉直,未来业主的生活出行将更加便捷,宜居环境也会渐入佳境。

进入白沙洲时间相对较晚的君茂投资置业,其开发的爱家优优城项目也刚刚面世。该项目代表说,希望政府部门能够通过完善配套设施,例如尽快打造规划中的湿地公园,真正把“白沙新城”当做城市名片来打造。她同时呼吁,片区内各大品牌开发商应在良性竞争中荣辱与共,共同担当,以实现白沙洲片区真正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