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5-23 14:42:51来源:亿房网
半数市民仍看涨房价
【买房】
武汉住房空置率达23.5%

武汉晚报消息 自2013年8月以来,武汉有8.9%的家庭新购住房,高于中部其他省会的5%和全国的6.1%。在新购住房原因中,结婚、分家的占30%,改善性住房则占22%,首次购房占了13%。从1998年至今,武汉首次购房比例逐年下降,说明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呈下滑趋势。 一季度调查数据显示,武汉地区的住房空置率达23.5%,高于中部其他省会(17.0%)和全国(17.7%)。这说明武汉地区的住房空置率相对较高。 “不少家庭购房后既不自住也不对外出租,导致武汉市一季度住房空置率相对较高。”尹志超介绍,尽管如此,一季度,武汉人的购房热情不减。数据显示,武汉家庭中拥有住房的比例达到85%,30%的家庭拥有多套房,均比去年8月份的数据有所上涨。 “近两年来,家庭住房需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目前很多家庭购房并不是出于居住需要,而是由看涨武汉未来房价的预期支配。”尹志超分析,一季度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武汉人预计未来三个月房价会上涨,认为房屋即使空着也会产生收益,因此购房热情居高不下,进而推高了住房空置率。 “一旦上涨预期改变,空置房源被抛售,进而造成房价波动,”尹志超提醒,目前全国一、二线城市大都存在这一问题,必须警惕其中的风险。 “不少城市的楼市出现了逆转信号,我们在各地调查的数据也显示,住房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小,泡沫比较严重,未来有可能出现供给过剩。”尹志超认为,房地产市场越能温和地“软着陆”,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小。而要实现软着陆,一方面需要修正普通家庭的预期,另一方面是要将存量房消化掉,化解其对市场构成的冲击。 他建议,除了依靠部分从农村进入城镇的刚需,通过租房也能消化空置率,尤其是对于那些买不起房、但可以负担租房费用的人群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尽可能鼓励他们通过租房来解决住房需求。 租房市场天然有不确定性,房客害怕房东找麻烦以及买卖变动,房东则担心房客损坏房屋设施。然而,租房市场良性发展也能助推楼市的健康稳定,地方政府有必要进行有效的规范和调和。 【基金】 武汉家庭基金盈亏三七开 一季度,4%的武汉家庭购买了基金,相对去年有微弱上升,也高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2.1%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的3.8%。 武汉“基民”家庭中,盈利的占31%,显著高于中部盈利家庭占比的16.3%,也高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的57.7%。赚得多,亏得也多,高达69%的武汉家庭购买基金亏损,比例高于其他省会城市的26.4%,也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的19.8%。报告认为,武汉家庭基金市场参与盈利情况并不乐观。 【债务】 4.4%的家庭认为自己资不抵债 一季度报告显示,武汉家庭存在债务风险的占比为4.4%,低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4.5%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的5.7%。 “看起来,武汉家庭债务风险相对较低,但这在国际上算是比较高的数字了,要警惕家庭‘债务危机’,即家庭总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尹志超分析,要根据自己的财力来借债,不考虑偿付能力的提前消费行为、因病需医治导致的大笔支出,这些都让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一旦资不抵债,做什么事都会“束手束脚”。 尹志超介绍,在美国,大约有1.5%到2%的家庭存在债务风险,这在美国可向法院申请个人破产处理,由法院依法宣告其破产,并对其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或者进行债务调整,对其债务进行豁免。但豁免之后,再想从银行贷款、申请信用卡都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申请个人破产处理,表明其信用记录已经到了最差的时候。” 武汉房屋空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互联网金融参与度有9%,存在债务风险的家庭占比达4.4%,近半数家庭很难借到钱……昨天,大汉口财富指数2014年一季度报告发布,面对这些数据对武汉市民的投资理财有何参考价值?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尹志超教授,为您一一解读。 武汉家庭一季度收入高于其他省会城市平均水平,15.1%的家庭炒股盈利 长江商报消息 昨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大汉口财富指数”一季度报。数据显示,大汉口财富指数整体上扬,武汉家庭一季度收入略有增加;近半武汉家庭更倾向于看涨房价。 家庭收入增加 偏爱银行理财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于2010年成立的一个公益性学术调查研究机构,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简称CHFS)。 根据该机构的季度回访数据,武汉家庭收入指数由104.2上涨到107.5,武汉家庭一季度收入略有增加,高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为20456元,中部其他省会城市为18840元,全国其他省会城市为19033元。 武汉家庭收入增加,他们又会以哪种方式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呢?调查显示,购买银行理财和互联网理财的比例呈现“双高”局面。2014年第一季度武汉家庭参与银行理财产品比例为8.4%,明显高于中部及全国其他省会家庭参与比例。武汉家庭在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参与率稍高,为9%,超出中部其他省会城市5个百分点和其他省会2.9个百分点。 此外,去年报告中,仅有4.9%的家庭炒股盈利。但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盈利的家庭占比上升到15.1%,武汉家庭中炒股亏损比例从去年的74.1%上升到77.1%。 房屋空置率达23.5% 一季报显示,武汉地区房屋空置率为23.5%,平均水平高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17%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的17.7%,空置率相对较高。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尹志超说,这部分房产持有人既不卖也不租,说明他们在待价而沽,如果未来房地产市场出现往下走的趋势,而这部分房产持有人还继续选择持有显然是不理智的,他说:“如果这23.5%供给出来,对房地产的影响会非常大,房产会继续下跌。”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武汉有8.9%的家庭新购了住房,中部其他省会城市为5%,全国其他省会城市为6.1%。8.9%的武汉家庭新购了住房,最主要的购房动力还是结婚,占据了30%,其次是改善性住房和首次购房,分别为22%和13%。 尹志超表示,首次购房的家庭逐年降低,但是购买二套房的家庭比例逐渐增加。拥有房屋的家庭占比也从去年8月份的80.2%提高到现在的85%,其中拥有多套房的家庭从21%上涨到30%。 调查称近半武汉人认为房价还会涨 房价继续涨还是进入了拐点?专家们莫衷一是。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武汉家庭更倾向于看涨房价。 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10.7%的武汉家庭预期未来三个月房价会上涨很多,44.7%的家庭预期房价会上涨一点,这两个比例均高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预计房价基本维持现状的家庭也不少,占了28.8%,仅有15%左右的家庭预计房价会下跌,低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18.3%和21.1%。 虽然说武汉人看涨房价,但超过一半(58.4%)的家庭认为这两年住房价值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将近三分之一的家庭住房价值增加了一点,6.4%的家庭住房价值增加了很多,仅仅2.6%的家庭认为住房价值出现下降。 “大汉口财富指数”2014年一季度报告昨发布 武汉家庭平均收入20456元 跑赢全国省会平均水平 西南财经大学尹志超教授讲解“大汉口财富指数”。 武汉晚报消息 昨天,“大汉口财富指数”2014年第一季度数据发布。报告显示:武汉地区整体影响财富水平的因素在良性发展,其中家庭收入、就业、房价、金融活动活跃度继续上升,武汉家庭收入与就业率在一季度跑赢全国省会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一季度武汉家庭收入为20456元,不仅比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18840元高,也比全国其他省会的平均水平19033元高。除此之外,房价变动指数、金融活跃度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就业稳定指数从75上涨到91.9,高于全国省会平均水平;财务健康指数从113.5上升到130.2,但信贷满足度下跌。总体来看,“大汉口财富指数”2014年一季度呈现上涨态势。 去年,武汉晚报开全国媒体之先河,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大汉口财富指数”,中国银行湖北分行给予特别支持。该指数每季度发布一次,动态反映武汉家庭财富水平。 “大汉口财富指数”(Great Hankou Household Finance Index,简称HHFI)的设计者,是国内家庭金融研究领域最权威的西南财经大学经管学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据其介绍,“大汉口财富指数”主要分为家庭财富水平指数和财富增长指数。财富水平指数包括财富指数和收入指数,家庭财富增长指数涵盖房价、就业、债务风险、风险资产、金融可得性、金融活跃度、金融知识水平等多个方面。 2013年武汉家庭财富指数是108.2,同时全国其他省会城市财富指数为参照指数100,中部其他省会城市财富指数是90.8。专家解读,去年武汉人的平均财富拥有量在全国属于中上水平,在中部城市亦属前列,今年一季度这一指数涨到111.7。 武汉人收入就业跑赢全国平均 但医疗支出压力较大 婚丧嫁娶生育支出高于其他省会 一季度武汉数据的采集方式以去年面访样本为基础,对611户武汉家庭进行电话追踪回访,回访数据主要包括宏观预期、就业状况、金融参与及盈亏状况、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消费五个部分。这些数据反映了武汉家庭财富哪些特点呢? 【收入】 一季度武汉家庭挣了20456元 今年一季度,武汉家庭的财富增值中,收入很给力。报告显示,武汉家庭一季度收入约为20456元,不仅高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18840元,也跑赢了全国其他省会的平均水平19033元。居民收入指数则从104.2上涨到107.5。这说明武汉居民是比较富裕的。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尹志超解释,相比去年武汉家庭平均年收入8.75万元来看,一季度收入似乎少了,实际上是季节性因素使然,因为一季度休息时间较多,比其他季度的收入可能略少。 【就业】 就业水平改善优于全国 武汉地区就业稳定指数,由去年的75.0上涨到今年一季度的91.9,说明武汉地区就业状况有较大改善。对比分析来看,武汉地区就业水平由以前低于全国省会平均水平,如今改善为高于全国省会平均水平。 尹志超解释,就业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一季度就业稳定指数上涨,说明武汉地区经济形势向好。 【物价】 超六成认为物价涨了 过日子的花费是多了还是少了?超过六成武汉人的感觉是:多了。 一季度宏观经济预期数据显示,武汉人对物价上涨的敏感度较高。44.2%的武汉家庭认为,与上个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物价上升了一点 ;23.6%的家庭认为物价上升了很多。这两个比例均高于中部及全国其他省会城市。而从武汉市上季度物价变动指数可看出,武汉地区物价水平的上涨的确高于其他省会城市平均水平。 针对未来三个月物价,将近一半(45%)的武汉家庭预期还会上升一点,11.3%的家庭预期物价会上升很多,这两个比例也均高于中部及全国其他省会。因此,市民对未来物价走势持微幅看涨态度。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 2.2%,涨幅比上年同期下降 0.2个百分点。报告认为,CPI反映的是整体的、相对的价格变化,家庭感知到的变化是局部的、绝对的价格变化,官方公布和家庭感知的物价变化间存在一定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借贷】 一半家庭信贷需求没满足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有近一半(49.3%)的武汉家庭“喊渴”,表示信贷需求没有完全得到满足。这一比例超出中部其他省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并微弱高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平均水平。 信贷需求得到完全满足的家庭占比仅为24.2%,不到四分之一,远低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略高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 13.5%的武汉家庭借贷资金用于看病,明显高于中部其他省会(9%),远超过全国(5.4%),说明武汉家庭医疗支出压力相对较大。此外,婚丧嫁娶生育占9.7%,也高于中部及全国其他省会城市。 【理财】 余额宝、银行理财武汉人都爱 工作近5年的武汉白领曹蕙颇有理财意识,她把自己积攒的10万存款买了银行理财产品,把手中2万多元的活动资金放在了余额宝里。一季度数据也反映了曹蕙的理财方式,武汉家庭购买银行理财和互联网理财的比例呈现“双高”局面。 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武汉家庭参与银行理财产品比例为8.4%,明显高于中部及全国其他省会家庭参与比例。武汉家庭在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参与率稍高,为9%,超出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4%和其他省会城市的6.1%。 8.4%的武汉家庭在一季度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也比中部及全国其他省会城市高。一季度,22.3%的武汉家庭持有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产品以及其他风险资产等。相较201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炒股】 武汉人炒股“越挫越勇” 上季度武汉家庭炒股整体亏损比例较高 去年的报告显示,74.1%的股民家庭炒股是亏的,被认为“九头鸟”财运不济。一季报显示,武汉家庭炒股亏损占比仍高居77.1%,高于中部的66.5%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的67%。 武汉家庭一季度股票市场参与率较上年微幅提升,为 10.8%。中部其他省会仅有6.7%,全国其他省会也只有7.9%,武汉家庭炒股热情有增无减,但亏损现象仍很严重。 武汉炒股盈利的家庭有15.1%,去年报告中,这个数字为4.9%。“这两个数字没法放在一起比较,4.9%指的是以往炒股的总盈利情况,15.1%仅代表今年一季度盈利家庭。”尹志超解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