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5-29 16:24:46来源:亿房网
开发商开盘定什么价,购房者就以什么价购房,一直是楼市“惯例”,房价总是铁板一块。但如今,随着市场行情微妙变化,开发商开始暗中降价,以促进销量。
暗中降价越来越常见
去年年底,刘女士认筹了这个楼盘。选房后,由于首付款凑不齐,她并未付款,也没有退筹,今年以来不断听说外地有楼盘降价,刘女士索性就一直这么拖着。
按照置业顾问给予1个点特别优惠的说法,刘女士比当初按时缴款的客户,总价少了1.3万多元。
如果刘女士“砍价”是无心之举,但对稍微有意向的客户,开发商更愿意打开“砍价”空间。
近期,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了关山大道一楼盘,当时报价9600元/平左右,后来不断接到置业顾问电话,记者总以“价格高、再考虑考虑”为由拒绝付款。前两天,置业顾问再次来电称“一周内认购,可特别申请额外优惠。”
记者采访发现,如今,江城许多楼盘都采取这个模式,只要客户对价格有所迟疑,不少楼盘置业顾问,都会提出向开发商申请特别优惠,幅度从几千元到万元不等。这在以前,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开发商暗降房价促销量
这种砍价空间,真的是置业顾问去特别申请的吗?“开发商的价格体系非常严谨,不可能根据某一个客户变动。”盘龙城一家销售代理公司老总透露,这实际上是开发商对价格整体做出让步,之所以不直接公开调整价格,是怕引起前期购房者反弹,所以才采用这种“一对一”的方式暗中完成。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市场形势,开发商的营销策略会分步骤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买房送物业费之类,第二阶段就是所谓特价房、特别优惠。只有市场特别差的情况下,开发商才会直接降价,“从武汉情况看,市场还没到最后一步。”
有多家开发商人士坦陈,由于银行信贷不给力,如今只能多开盘、多收购房者的首付,才能实现资金回笼。在这种情况下,若购房者适当表现出犹豫,或许就能获得实在优惠。》》》亿房专栏:别说我没告诉你,买房请砍价!
开发商终服软:一边挺房价 一边暗地推大量特价房 据长江日报报道 如果你现在买房,在下定金前,再和开发商砍价,拿到几千甚至上万的“特价”是很有可能的事。记者昨天走访楼市了解到,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楼市观望,以开发商先服软破局。武汉开发商一边在观望中集体挺房价,一边暗地推出大量特价房刺激购房者。 楼盘“欲降还羞” 前两天,购房者小徐接到之前看中的青山一楼盘电话,说推出了“特价房”,总价可以便宜两三万元,询问记者是否该出手。记者昨天咨询该楼盘,售楼员先是否认降价,直到记者表达明确购房意图时才承认,有9800元/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可以9500元/平方米卖。 这种悄悄推出的“特价房”正在武汉楼市蔓延。 记者询问汉阳升官渡一楼盘,售楼员一开始称没有降价房,只有4、14这样的楼层有特价7600元/平方米,记者说要15楼,并表示将带定金来看房,售楼员改口说15楼也可以申请到特价。 开发商“不见兔子不撒鹰” 楼盘这种不到最后不给特价的做法,购房者小李深有体会。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注徐东一楼盘,发现价格一直都在9600元/平方米左右。他最近在下定金前抱着试试看心态随便还了个价,售楼员竟然真的帮他申请到了9300元/平方米的“特价”,让他喜出望外。 武昌一开发商销售负责人说,去年房子卖得好,一些“特价”多是闹眼子。现在的“特价”都是货真价实的优惠,客户有真实购房需求,为了促使成交,开发商能给的折扣一般都会直接释放出来,便宜几千元,甚至1%、2%的额外折扣是很正常的事。 楼市只现特价不见降价 为什么楼市出现这种“欲降还羞”、“不见兔子不撒鹰”情况?记者昨天采访多位开发商以及代理公司人士了解到,开发商一边观望不降价,一边又急于打破现在僵局。 汉口一家开发商销售负责人说,不到最后资金实在抗不住,谁也不会降价。央行[微博]新发出了“保首付”的要求,房贷积极信号显现,后市是否还会继续松绑有待观察,这个时候说降价还太早。 一家大型销售代理公司人士说,代理的几个楼盘的开发商异口同声现在坚持不降价,这让背负很大销售任务的代理公司压力很大。 这位人士表示,为了完成销售业绩,在总体不降价的前提下,代理公司针对意向客户会向开发商申请更多优惠,拉住客户。这种以“特价房”名义出现的优惠形式,既促进了成交,又避免了前期业主扯皮。 楼市僵持期特价房可能成主角 记者了解到,在拆迁和结婚两大刚性需求的支撑下,市房管局统计显示,武汉至今仍保持在日均400多套的高成交量。后湖、关山大道等热门片区楼盘表示,目前房价分别仍是9000多元和10000多元,与去年价格差不多,成交量虽然与去年不能比,但还能维持。 让开发商现在感到危机的是购房者越来越浓的观望。白沙洲一楼盘销售员说,去年购房者看中了就出手,今年不少明明要买房的客户,就是不下定金,非要等等看,开发商又不愿意降价,只能僵持着。 对于后市,武昌一开发商销售负责人说,楼市僵持期,开发商虽然不会降价,但为了业绩需要降低身段拥抱客户,像“特价房”这种小范围的优惠接下来将会越来越多,购房者可以抓这样的机会及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