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放宽公积金提取条件 唤醒资金曲线救楼市

发布时间:2014-7-4 16:39:07来源:亿房网

    对于公积金调控而言,一向是没有最紧只有更紧,但这次有所不同。

7月1日起,北京、广东、武汉(楼盘)、宜宾(楼盘)、曲靖(楼盘)、上海(楼盘)等地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放宽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方法。而就在过去的半年里,山东、广西(楼盘)、安徽、广东、天津(楼盘)等十余个省份也修改了相关规定,在不同程度上放宽公积金提取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面积调控几乎完全是地方行为,同时,各地也不约而同地将放宽理由归结为“唤醒”公积金。此前中央曾经出台过政策要求各地放宽提取条件,但地方政府大都是“羞答答的玫瑰”能不开就不开。而如今却纷纷主动放开,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很明显,地方政府是在向房地产市场注入流动性。”7月1日,某大型保险(放心保)集团专业人士崔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他认为,即便公积金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无计可施的地方政府还是将其视为最后一根救市稻草。

新政明疏实堵?

长期以来,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只和买房、租房直接挂钩,虽然有的说大病也可提取,但一直是只闻其声。也就是说,对大部分人而言,如果没有上述几种行为,这笔钱只能在退休后方可享用,因而降低公积金提取门槛渐成共识。

有资料显示,我国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一直徘徊在50%至60%之间,大量公积金处于“休眠”状态,即便如此,公积金吃紧依然是大部分地区的常态。

一方面,大部分公积金中心资金吃紧;另一方面,尚有地区公积金大量沉淀,两者的并存归根结底在于难以全国统筹使用。同时,公积金“资金池”的分散管理,大大降低了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也使得各地资金“忙闲不均”。但是即便是闲在自己兜里,地方政府也少有大面积主动降低提取门槛的行为。而就在今年第一季度,很多地区还不惜实施“公转商”贴息贷款以此来缓解公积金压力。

但到了第二季度,各地口风一转,纷纷改变了“吃紧”的说法,转为唤醒“沉睡”资金。

比如,北京简化了提取手续,租房提取公积金也将由一年提取一次缩短为3个月提取一次;广东中山(楼盘)允许外来工离职后提取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武汉放宽低收入者公积金提取,允许月收入低于1900元者可直接提取……大部分新政力度惊人。

“这对老百姓充分使用公积金是向好的,但形式大于内容。”7月1日,知名地产人弓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新政表面放宽实则收紧,一些地区的方法无异于饮鸠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