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城中秋小长假住宅预计成交1.1万套 74.4%购房者看跌房价

发布时间:2014-9-11 15:41:39来源:亿房网

     据证券日报报道 “通过部分项目大幅降价消化库存,争取更多购房客群,借机回笼现金”,这基本是大型房企“金九”开局的主流销售策略。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秋小长假的前两天,54个典型城市新建住宅签约量合计为7385套,预计小长假三天合计签约套数将达到1.1万套。据悉,这一成交量虽然相比2013年的小长假成交量降低了15%,但已经是今年以来最好的小长假签约量。

对此,有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线城市价格战将难以再现。以北京楼市为例,市场上只要出现低价开盘且定价到位的项目,去化率都超过了80%,房价探底迹象明显。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则向记者表示,在今年1月份至8月份月销售量普遍未达预期的市场背景下,为了完成销售业绩指标,缓解短期内较大的资金面压力,金九银十期间,房企普遍将降价走量,加快回笼现金。

楼市成交僵局有所缓和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中秋节假期前两天,北京市住宅网签量合计394套,比去年同期回落41.97%,其中,新房网签337套,二手房网签57套,同比均呈现显著回落态势。不过,与今年端午、五一、清明三个假期的前两日相比,均有明显增加。其中,比端午节成交小幅增长了15.54%,比五一节增长了两倍,比清明节增长了一倍多。

对此,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从2014年小长假成交的表现情况来看,尽管北京楼市整体依旧处于低迷状态,但相比于年初浓重的观望情绪来说,部分购房者已经结束观望而入场,楼市成交量呈现出从谷底缓慢复苏的上升曲线。

而从上述全国54个典型城市楼市成交量在中秋小长假的表现来看,加之网签数据的滞后性因素,市场企稳迹象愈发明显。

对此,张宏伟表示,今年8月底以来,多数房企实际开盘量大幅增加,尤其加大了部分城市的刚需产品入市量。此外,“救市”措施将吸引一部分购房者入市,加之房企此时更是调整销售节奏,降低部分项目售价,上述诸多因素势必将会带动市场成交量上扬,出现一波复苏局面。

另一组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8月份,全国54个典型城市合计住宅签约套数为20.2万套,环比上涨了9.24%。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总体上来看,全国楼市成交僵局已经有所缓和,但与去年相比,降温仍是大趋势,预计“金九银十”的成色将仍然不足,也不存在“量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过,一线城市房价的价格战现象同样将难以再现。

房价现“探底”迹象

事实上,《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在北京市通州区板块的朝北8080商住项目,主力户型面积为33平方米-107平方米,9月6日释放了大量69万元起售的精装修房源。6日当天,3号、8号和12号的7层板楼全部售罄。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9月初以来,北京的大部分项目销售速度都比上半年有所改善,8月份入市的项目平均去化率已经超过60%。而首开·香溪郡,臻园等项目的去化率都在80%以上。

张大伟进一步表示,市场上出现的定价到位的低价入市项目,基本上可以实现80%以上的去化率。降价低开、各地松绑限购政策、信贷逐渐放松,这三个因素影响了北京等一线城市楼市购房者的心理。在害怕再次踏空的心理影响下,部分需求已经开始入市。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价格底线已经出现,房企打价格战的可能性极低,但不排除部分区域的项目出现10%-15%降价调整的可能性。

胡景晖则认为,进入9月份后,北京楼市2014年的成交窗口期已经到来,住宅市场成交量复苏的势头将持续。同时,房价也将在自住房成交和二手房议价成交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小幅回落、阶段性探底的趋势。

民调显示74.4%受访者看跌未来房价 仅9.0%近期打算购房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今年以来,楼市持续低迷。进入5月以后,行情更是急转直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房价下降的达35个,7月这一数据猛增至 64个。在房价下跌的同时,地方政府纷纷出手救市。从6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正式放开限购至今,实行限购的4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37个已松 绑。虽整体成效不显著,但也给了房地产市场一定信心。

对于未来房价,消费者怎么看?

近日,记者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2784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4%的受访者看跌未来房价,87.3%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承受目前房价。

受访者中,平均年收入在2万以下的占57.4%,2万~3万的占12.8%,3万~5万的占13.4%,6万~10万的占7.5%,10万以上的占9.0%。

对于未来房价走势,74.4%受访者看跌

去年,刚刚工作一年的王可在家人的支持下,在长沙买了一套47平方米的小房子。对于这样的住房条件,王可并不满意。为了将来结婚成家,他计划在长沙再买套大的,但首套房限制让他感到很麻烦。

8月6日,长沙市住建委对外宣称正式解除楼市限购令,长沙房价也出现下降。但是对于未来长沙房价的走势,王可并不乐观:“长沙房价本来就不高,下降的空间很小。而且现在地价、原材料价格、建筑工人的工资都在上涨,房价不可能一直下降。”

对于楼市,很多人的看法,可能和在天津市工作的张力趋同——地方政府用这么大的力度“救市”,那说明房子销售压力大,房价还有很大的空间继续下跌。“如果购房者继续观望,那开发商没办法,价格肯定还会继续降。等到降到一定的程度再买,可能会更值得。”

调查显示,对于未来的房价走势,仅15.0%的受访者看涨,74.4%的受访者看跌。

比起之前房价受经济波动和国家政策限制而下降的现象,此轮房价下跌原因有所不同。

近日,曾任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哈继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现在房地产供应量比较大,在建面积约48亿平方米,按照目前城镇化进程,从全国来看够8年消化。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7月举行的“CMRC中国经济观察”的报告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指出,地产调整可能要持续2~3年。财税改革将在未来2-3年完成,这意味着经济会降低对地产和土地财政的依赖。

天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丛屹告诉记者,影响今年房价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市场预期改变。2012年以前,开发商、房地产行业和消费者对房价总 体看涨,201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市场悲观情绪,到今年上半年,市场预期实际是看跌的。“市场预期的改变是对当下房地产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投资也会因此 减少”;二,宏观政策改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政策转入紧平衡调结构,银行对房地产的信贷转向谨慎和风险防控;三,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结构分化特征,而 且越来越明显。二三线城市由于开发过剩,库存过大,需求方面尤其是投机性需求回落,去库存非常艰难。

丛屹同时指出,房价暴跌不太可能。一方面,目前一线城市房价难出现大幅下跌。另一方面,从2011年以后,现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最核心的目标是维稳。对 于投机型的需求,国家在压制,但是对于满足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保障房的建设等方面还在大力支持和推动,这属于结构调整的范畴。

63.7%受访者表示有购房需求但尚无购房能力

调查显示,主要出于自住目的购房的受访者占60.8%,比例最高;其次是出于改善居住条件购房的受访者,占11.5%;再次是出于投资目的的购房者,为11.2%;还有11.5%的受访者表示无购房需求。

具体分析发现,打算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省会和发达地级市”、“地级市等三线城市”、“城镇等四线城市”购房的受访者,分别占6.5%、13.1%、25.2%、18.8%。

在海口市工作但户口在琼海市的马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恰巧近日海口市放宽了省内户籍“购房入户”政策,她打算出手购房,这样等她的儿子升初中的时候就是海口户口了,申请学校更加方便。

虽然刚性需求还占很大比例,但是本次调查显示,仅有9.0%的受访者明确近期打算购房,63.7%的受访者表示虽有购房需求但尚无购房能力,有需求有能力但还在观望的受访者占5.3%。

87.3%受访者直言难以承受目前房价

张力说,虽然天津的房价在下降,但是基本上都在一万元以上,对普通打工阶层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

当前,地方松绑限购影响有限。济南、呼和浩特、杭州等部分库存严重或上半年楼市萎靡的城市成交量短期内有所上升,厦门等城市尚未出现明显反应。

本次调查显示,房价下跌是受访者购房的最大驱动力,71.4%的受访者会在房价下跌的时候购房;其次是资金,17.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资金充足时购 房;选择在房价上涨时购房的受访者占10.5%;选择在有住房需要的时候购房的受访者占6.5%;选择在银行贷款条件宽松时购房的受访者占5.5%。

丛屹指出,房地产市场不等同于一般市场,房地产不等同于大白菜。接下来的政策调整,一方面,信贷的管理应该坚持,保持指导性;另一方面,土地供应应该加强比例和结构性的调整,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多满足中低端收入者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