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房价指数或将跌回一年前 住建部:波动成常态

发布时间:2014-9-26 11:00:10来源:亿房网

    9月份房价指数或将跌回一年前

房企拿地金额减半

证券日报消息 9月份房价指数或将跌回一年前,标杆房企拿地金额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业内人士称,成交量有望四季度触底,价格可能到明年一季度才明显企稳。

进入“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各房企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可以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冲刺全年销售任务。而降价无疑是这些房企“走量”的杀手锏。

据记者了解,仅北京地区,几乎全部刚需项目在本月都搞起了打折促销活动,且力度远超以往,而此前价格较为坚挺的高端项目,也有部分加入了降价促销阵营。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均为1个,持平的城市数分别为1个和2个,下降的城市数分别为68个和67个。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的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绝大部分城市房价环比出现下降,但部分城市降幅有所收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68个城市中,21个城市降幅比上月收窄,比7月份增加了13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67个城市中,25个城市降幅比上月收窄,比7月份增加了22个。

某地产机构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按照目前的下调趋势,9月份房价指数将回到一年前的水平。本轮市场的调整周期起码延续到2015年初,成交量有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出现触底迹象。不过价格方面,很可能到2015年一季度才会明显的企稳。”

从全国范围来看,前8个月全国新建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库存压力,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仍在持续攀升。

“从我们监测的15个重点一、二线城市来看,8月份的新建商品住宅交易量虽然较去年同期仍略有下降,但已连续两月回升,且已达到本年的次新高。其中,宁波、杭州、青岛受限购政策松绑影响,销量大幅回弹至本年新高,特别是宁波已达到2009年以来的新高。由此可见实质性放松限购对一些市场购买力较强的大中城市短期效果是明显的,但长期走势仍有待观察。”世邦魏理仕执行董事、研究部主管陈仲伟表示。

资料显示,8月份统计局公布的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6160万平方米,这一数据自2012年4月份以来,已经连续29个月保持上涨。

分析人士认为,在价格方面,年内去库存仍是大部分房企的首要任务,故以价换量仍是市场大趋势,在多数城市,价格下行仍可能持续。从近期市场反应来看,随着限购限贷政策的逐步放松,需求相对旺盛的大中城市房价的下降空间将相对有限。

此外,楼市价格的持续走低也已传导至土地市场,房企对拿地和开发愈加谨慎,今年前8个月,全国住宅开发投资增速比1月份-7月份继续回落0.9个百分点;同期,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同比也分别下降了3.2%和14.4%。“未来供应放缓可以预见,住宅市场或将迎来库存和价格回归理性的深度调整期。”陈仲伟表示。

据悉,截至9月15日,20大标杆房企年内合计的拿地金额仅1873亿元,较2013年同期的3698亿元,降幅高达49%。

住建部专家:结构性问题突出 去行政化为主要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 过去房价连涨的局面终于要划上休止符了。

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均价已连续4个月环比下跌,跌幅继续扩大至1.15%。70城中仅厦门1城继续逆势上涨,1城持平,其余68城房价均环比下跌,4个一线城市也全线进入环比下跌行列。

目前,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三亚未取消限购。包括湖北在内部分省市已经出台第二轮政策提振楼市。此前,四川、福建、武汉、绍兴和包头等地也发文,通过财政、税费补贴等形式刺激楼市。

尽管地方救市如火如荼,但住建部作为主管房地产市场的部门却鲜有表态。新任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只是在7月讲话时对房地产政策完善提出了三点落实意见:千方百计地消化库存;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

在2014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上涨的态势正在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的复杂程度上升,结构性问题突出,未来房价或涨或跌的波动将成为常态。今后的市场管理将以去行政化为主要方向,因地制宜。“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放任楼市任意发展。”秦虹说,政府干预主要是从规划方面,提高科学化水平,以及加快长效机制的建设。

交行报告也指出,尽管地方救市手段层出不穷,但从目前的资金环境和银行偏好来看,银行对开发贷态度仍然谨慎,按揭贷款支持力度即使加大也不具备大增的条件。

某市场机构研究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土地财政的存在使得各地在楼市降温的情况下,愈加频繁出台救市政策,力度越来越大,救市政策出台的底线越来越低。他预计,第一轮放松以数十个城市松绑限购为标志,第二轮松绑政策的主要特征为各省级政策出台的地方救市细则,主要内容基本为增加购房补贴、降低公积金利用难度,要求商业银行降低商贷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