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总局新政谜团 个税把二手房打入冷宫

发布时间:2005-10-19来源:焦点房地产网

 国庆7天假期刚过,国税总局156号文件随即出台,这份题为《关于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的文件不足千字,主要强调的是对“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设问题,但是其中涵盖的内容却明确规定,以前全靠“自觉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将强制征收。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最关心的是,对于刚刚回暖的二手房市场来说,“156号文件”究竟意味着什么?文件规定的强制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会不会把初现回暖迹象的二手房市场再次打入冷宫呢?

  “一窗式”醉翁之意不在酒?

  156号文件规定,对存量房交易环节所涉及的税收要实行“一窗式”征收营业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而业主在办理房产过户时必需出具不动产销售发票,否则不予办理。

  “‘一窗式’管理不是问题的关键。”对此,“链家”市场部总监金育松告诉笔者,“一窗式”管理是为了方便交易者过户,不用跑好几个地方缴纳不同的税赋从而方便交易。实际上很多地方都是在执行,北京市海淀区房地局就是这样办理的。与之相比,必须强制缴纳个税和土地增值税才是核心:购房人是愿意多跑两个窗口麻烦点呢,还是在一个窗口“很方便”却必须缴纳数额不菲的个人所得税呢?

  而业内普遍意识到强制缴纳个税可能对二手房市场造成的巨大影响,据悉,文件发布之后京城各大代理行纷纷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果强制缴纳个税,对二手房市场影响几何?

  “156号”是不是二手房“寒冰纪”源头?

  在谈及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业内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声音:正方认为会把二手房市场打入冷宫,并长期滞留在“寒冰纪”;反对方却认为未必。

  “中大横基”相关负责人告诉搜狐焦点房地产网:“真要征收对市场反响肯定很大!”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就是这个“征收个税”,直接引发6月份北京存量市场的降温,而这股寒流一直持续到8月份,转暖也是因为持续15天的强制征收令的解除。千万家市场部总监常淑娟也持类似观点,她认为二手房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回暖后,将再次而临一次挑战。不过与此同时:“因为个税征收已经历了一个试征、停征的震荡过程,市场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免疫力,相信市场反应将不会像上次一样巨烈。”而对此“我爱我家”保持沉默,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电话接了很多个,现在还是不表态为好。”

  但对此“链家”的分析报告却称:“房产个税重登场,二手房市场不会起波澜”。其观点是基于2003年北京市出台的《关于个人出售住房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对于家庭唯一住房且居住满五年后出售的房产,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链家”认为,按照这份通知,首先二手房市场上公认的“主力”——已购公房不可能缴纳个税,因为其满足免税条件;其次,房产个税的征收范围相对已经较窄,大部分的商品房也符合免税条件。因此二手房个税强制缴纳的范围已经被压缩得很小,不可能对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一切都尚属未知

  国税总局“156号”文件对二手房市场未来影响尚无定论,而从目前实际运行来讲,二手房市场目前处于平稳状态,波澜不惊——尽管这种平静很可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中大横基”权证部一位经理告诉笔者,现在手头的交易没有任何变化,而其他代理行目前的市场运行也波澜不惊。而一位代理行经理的话则道出了共同的看法:“这份文件上都是大概框架的东西,不是很明确,挺含糊的,并没有规定时间表。而且地方部门出台相关的细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很难讲真正落到实处是在什么时候。”

  如果各地细则下来之后市场将做何变化呢?对此各家代理行均表示:短期内肯定会有一个市场交易的高峰,因为大家都希望在强制缴纳个税的最后期限之前完成交易。但是中长期的影响需要观察。而金育松则提出一个疑问:已经完成的交易是不是要“秋后算帐”补缴个税呢?

  而业内另有评论指出,“个税”征收另外一个结果是抬高存量房交易门槛,这对于遏制增量房市场的炒房行为具有建设性作用,这是符合宏观调控目的的。就像硬币的两面,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是双刃剑,市场博弈的结果是否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在结果揭晓之前无法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