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11-16来源:不详
金九银十的提法,表明九月、十月份是商品房的销售旺季,而今年这个季节显然不是一个房地产业收获的旺季。当然,完全相信数字也是不太科学的,因为房地产业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可能会由于开工时间的集中导致可售面积相对集中,而市场消化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所以也不能简单的下结论而认定武汉的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但无论如何,供求比例的量的绝对值也非常真实的反映了当月市场供需的现状:供应速度大于需求的速度。
从武汉市城市现状、未来规划来看,未来若干年内,武汉市房地产业的刚性需求仍然较大,这可以保证一个乐观的市场需求量 。武汉市的三大老城区内,改善居住环境的弹性需求也是颇具潜力的。因为在老城区内,具备一定消费实力的且需要更换居住环境的家庭还是大有人在,如果不是二手房的若干新政策延缓了这种梯级消费的速度,恐怕武汉市的商品房价格比目前还要高。
影响商品房的销售速度的,还有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变化。从宏观面来看,中国的住房制度的改革使得国人一夜之间触摸到了成为有产者的真实,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拥有一套房产。“贪婪”是一种并不可恶的人性,成为21世纪的新时代地主其实是一种最现实的理想。买房不再是一种城市英雄主义,而是一种大众消费行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任何资源平均起来估计都不到世界的标准水平。
在武汉,亦是如此。武汉市有800多万人口,光是解决自身的住房需求就是一个相当惊人的量,且为满足周遍城市的购买需求自然也要完成开发的一个增量。如今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资金以及一些富有地区的民间资金也在投向武汉。这种对武汉房地产业升值的预期自然对武汉的房价是一个巨大的推力。目前来看,武汉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需求量仍是十分巨大。
10.28~31日的房交会是目前武汉市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缩影。新增商品房不多,购买人群更少。甚至很多人排队只是为了等待奖品的发放。他们现在已经不太关注新房的上市情况,对他们来说,开盘仿佛一种古老的游戏。与其去会场闹个热火朝天还不如改天留意报纸、网络新闻如何报道省事。真有好房子,再买也不迟。反正现在大伙的消费心理都是持币观望。这种情绪的造成,也许是听到狼来了的呼声听的太多了吧。
从纯市场的角度来看,一定的投资、投机资金的存在是激活消费市场的关键点。犹如促进消费者与消费品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但如果这种投资、投机资金过于庞大,又会害了这个市场,最终失败的还是当地人民和政府。所以政府要着力控制这种资金的存在比例。这又好比一个森林的生态平衡是需要有生产者、低级消费者和高级消费者这样的食物链的。投资、投机应是处于这种消费链的顶端的稀有者,从数量上应该是可控的。
目前,武汉市的房子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在做产品前做过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经推出便受到青睐,一种是对市场过于乐观的、开发商没有经过仔细思考过的产品,做出来根本卖不动,只有一会改规划,一会改产品,一会改定位来回折腾。所以说,武汉市房地产业认真做产品的时代已经来临了,不要以为到处都是塔吊就是房子卖的好,不要以为到处都是轰鸣声就是经济发达!否则一味盲目的开发只会带来貌似高潮的虚假繁荣,只是在这种高潮过后,剩下的空房寂寞怎会似一江春水易逝?
总体来看,武汉市房地产业的未来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武汉市10月份所体现出来的市场状况表明:房地产业的买方市场已经来临;消费者趋于理性,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持币观望状态。
6.1新政的出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二次置业者的活跃程度,在打压投资、投机资金的同时也让部分确实有换房需要的人群延长了置换的过程。这直接影响了新房的交易速度。所以7月份的销量相比6月有较大滑坡,8月份的强势反弹体现的是市场的真实需要,在7月份处于观望的消费者终于挨不住寂寞出手了,这是消费心理的影响,这种情形体现了强大的市场潜力。
再者,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膨胀到了一个很好的水平,很大一部分相对的富人得到了置业的满足感,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也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市场供需关系的矛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这也是当前需求放缓的客观原因之一。
预计今后几年内,武汉市的房地产业将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表现在价格上,将不会出现短期内大幅震荡;表现在销售进度上,各楼盘很难在短期内被一抢而空。购买者的选择趋于冷静,开发商能做的就是提供优质服务和性价比合适的产品。这个十月既没有以往热闹,也没有以往的繁忙,但毕竟还是冷静后的一个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