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11-21来源:楚天金报
银行爱往商务圈钻
汉口宝丰路商务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商务区从体育馆到仁寿路,商务楼宇云集,活跃着石油、汽配、通讯、电信、机电、天然气等众多企业。几年前,此地还只有中行、建行、交行等为数不多的几家银行。
随着近年来该地段多个商务中心的开发,此地日渐增长的人气对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仅在今年,继信合、广发行相继入驻后,近日工行一网点也再度开业。记者走访发现,该路段仅150多米的距离,已有10家银行先后进入,这还不包含部分自助银行。
无独有偶。在航空路的武汉商场附近,原先也只有一两家银行。近年随着武展和世贸大厦的建成,附近人流、车流、物流也快速运转,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了解,目前该地段的银行已达8家之多。
此外,在沿江大道的武汉关,短短的100多米内,也有5家金融机构“安营扎寨”……
商业客源是“磁石”
“在繁华的商务中心地带,一般都驻有商业经营的固定客源,这其中蕴藏着庞大的商业资金流动和运作的需求。银行在此扎堆,就是为了追寻那部分高端、优质的资源。”某银行人士如是说,
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称,他们没有国有银行的网点优势,因此在选址时必须讲究有效性,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而商务区的消费能力都较高,与外部的经济往来密切,在这样的地域“跑马圈地”,发展空间更大。
一名国有银行的负责人表示:“银行早已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谓旱田不能养鱼,商务区的环境和人气更能推动银行的跨越发展。”
市场分析人士则认为,伴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在布点选址时,都更加注重消费人群、交通条件、特色定位等诸多要素,而不少商务区恰恰符合条件,银行业扎堆商务区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