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12-14来源:楚天金报
最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再度启动,它的建筑高度为492米。不知为何,一些媒体称它建成后是世界最高。
近日还有消息称,印度要建全球第一高楼,楼高710米,202层,预计2013年完工。设计师说:“上世纪3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摩天大楼建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建造了许多高楼;如今,中国成了摩天大楼的聚集地。印度之所以要建世界最高楼,是因为我们要向世界证明,印度在这方面也能有所作为。”
看来到目前为止,楼的高度还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
网上有一个调查。问题一:你支持所在城市建一座世界级的摩天大楼吗?结果“不支持”的有接近70%。问题二:你愿意在城市的标志性摩天大楼里工作吗?结果“不乐意”的超过50%。
在网上投票的群体也许相对特殊吧,现实生活中,我感觉多数人还是喜欢高楼的。佳丽广场、民生银行大厦等先后的武汉最高楼,曾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很多人有这种感受:从武昌看汉口,觉得这个城市不错;从汉口看武昌,又觉得城市一般。这主要是因为武昌高楼较少。当然,这一现象近年来有所改观。
一幢两幢不说明问题,但遍地高楼必定给人以现代感,让人觉得城市蓬勃向上,充满生机。这不是政府想“打肿脸充胖子”就能“充”得起来的,它有其内在规律。
资金、设计、施工、材料各种要素齐备,高楼才会一座又一座拔地而起。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市场需求旺盛,不管租或售,高楼能够顺利出手。
具备了以上要素,一个城市的经济不会太差。所以,高楼大厦能传递出城市蓬勃发展的信息。
专家学者和部分市民讨厌高楼,是有原因的。有的高楼盖在景观区内,破坏了风景;或盖在历史文化区,破坏了历史感;或影响了居民采光;或因为容纳居民、办公人员太多,造成周边交通不畅……
其实,这都是规划不好或规划执行不力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除此以外,盖不盖高楼完全是投资者的事,它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有人担心楼盖得太高,造价会升高,使用成本也会升高。这话不错,但投资者肯定会考虑这些的。
目前,虽然人们对高楼进出不便等弊端已有所体会,但在高楼办公仍然是有面子的,而且登高可以望远,是很惬意的事情,所以,建造和使用成本高一些,有些人或公司也愿意承担。
武汉近年高楼越来越多,并非政府提倡,也不是什么形象工程,而是因为房地产业繁荣,中心城区土地日益稀少而珍贵,楼盘自然越做越高,楼层增多才能摊薄土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