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总分居省会城市第一

发布时间:2006-1-28来源:长江日报


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前排右二)来到武汉园林展览中心,与民间艺术家、收藏爱好者及群众一起观赏“特色文化、魅力家庭”艺术精品展。 (龚泽生 摄)


昨日,新华社公布国家园林城市评比结果,武汉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排名31个入选城市之首。


据介绍,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需要通过卫星遥感测定、专家实地考察和评审委员会评比。此次参评,全国共51个城市申报,数量为历届之最,竞争异常激烈。我市总分在5个参评的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


卫星遥感核定,至2004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率31.05%,绿化覆盖率36.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83平方米,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指标。


建设部评审委员会认为,武汉创建园林城市,准确把握城市特色,统筹规划,立足长远,凸显武汉山、水、林相融相宜的个性魅力。


武汉中心城区曾经“贫绿”。2003年以来,市政府投入资金20多亿元,实施“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全市山体、湖泊按规划渐次铺绿,中心城区由“见缝插绿”转向大手笔拆迁建绿。每年绿地建设面积逾240万平方米,新建街头游园、街区绿地、小森林134个,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均匀、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绿地体系。


四大工程全面铺开,汉口和武昌江滩、汉阳南岸嘴……,两江四岸青绿苍翠,尽展滨江秀色;东湖、月湖、西北湖、菱角湖……,一湖一景一园,勾勒出“百湖之市”的绰约风姿;马鞍山森林公园、长春观公园……,林涛起伏,有都市中的山野之美;三镇街头,大树花草相映生辉,绿色景观随处可见,近在市民身边。


199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不仅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市民整体精神文明水平。


截至2004年底,我市绿地总面积6775.8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应用“三S”技术建立的“武汉数字园林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建成区内树木、绿地全数字化管理,全国领先。


市园林局透露,今年我市绿化投资近10亿元,中心城区建绿200万平方米,建设6片城市小森林、27个游园、22个街区绿地,新建、改建35个公园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