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免费花钱更多公园悄悄多了些集市味

发布时间:2006-2-7来源:楚天金报

  春节期间,逛免费公园成了不少人的选择。记者在中山公园、解放公园、汉口江滩等处看到,只要天没下雨,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然而,随着游人的增多,免费公园面临的“阵痛”也显露出来。

  据园林部门统计,武汉城区包括街旁游园、绿化广场、植物园在内的360余座各类公园中,已有96%以上的免费向市民开放。

  公园免费,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市民。汉口中山公园免费开放首日,就引来30多万市民。不少市民感叹说:“这才真正是我们老百姓的公园。”
  然而时间一长,市民们渐渐发现,这“免费的午餐”吃着并不怎么顺畅。

  1月31日大年初三,汉口中山公园,带着妻子女儿逛公园的张先生抱怨说,以前收费时,我们三人的门票不到10元,现在来玩,一天竟花了100多元:公园新增不少娱乐项目,这些项目少则5元,多则20元,一家人就玩了过山车、儿童乐园、海盗船等几个项目,再买点点心、饮料,“100多元就没了”。

  记者在中山公园内看到,园内游人如织,还有不少小商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甚至一些“算命先生”也混入公园。一些游客抱怨说,公园怎么变成了闹哄哄的集市?

  对此,公园管理方也是有苦难言。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园的门票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三成左右,如今免费开放,不但收入减少,人流量上升又带来养护管理成本的增加。据悉,中山、解放、和平、滨江、汉阳儿童等5个公园每年共减少经营收入近千万元,其中门票约800万元,而管理成本相应增加了1000万元。

  这名负责人说,为了弥补经费缺口,公园一方面要进行内部改革,降低养护成本,一方面要开发娱乐、服务项目。有些娱乐项目投资巨大,风险也高,收费就相应较高。而一些商铺、副食店等服务设施,也是本着“以园养园”的原则招商进来的,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对于那些私人商贩,我们想管也管不过来。”而这些举措又给游客带来了“集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