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措施触动各方神经 提前还贷该不该?

发布时间:2004-11-1来源:晶报

昨天,争议很久的加息终成现实。记者昨天上午走访银行后发现,多家银行的电子公告牌上的利率表都来不及更新。加息首日,交易所国债指数大幅下挫;国内首个投资联动型保险产品——华安金龙理财险当天上调收益率;很多贷款买房的市民开始盘算提前还贷;银行存贷利率差缩小给银行带来了压力……加息无论对金融业,还是对市民的消费心理,均已造成较大的影响。

加息触动提前还贷神经

听到加息消息,很多市民的第一反应是———提前还贷。一位程小姐说:“我得赶紧想办法把欠银行的钱还了,否则要付很多利息。”据她介绍,她买房在银行贷了30万元,现在手上有10多万存款,家里再支援一些,年底前就可还20多万。当记者问她,有没有算一算加息后每月月供增加多少,她摇了摇头说,这倒没仔细算算。

像程小姐这样听到加息后便想到提前还贷的人很多。据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有关人士介绍,自今年4月起,在升息预期下提前还贷已开始增多,加息再次触动了市民提前还款的神经。不过她认为,市民不应只看贷款升息,其实存款利率上调的幅度更大。5年期存款利率原来2.79%,现在3.60%,涨了0.81个百分点,3年期存款利率原来2.52%,现在3.24%,涨了0.72个百分点,而3-5年期(包括5年)的贷款利率从5.58%升到5.85%,只上升0.27个百分点,5年以上贷款利率从5.76%上升到6.12%,上升0.36个百分点。“如保持资金分布不动,加息后存款收益与贷款利息支出相抵,支出不一定增多。如为提前还款而中止已有投资,可能会得不偿失。”市民不用急着抛售美元

人民币目前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升值正在预期中。“虽然目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还没有变化,但目前国际上美元对人民币1年的远期结汇汇率为8.0左右,比目前的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8.27降了不少。”一家银行的国际部经理告诉记者。

一位李先生说:“我手中现在有3万美元,如果美元对人民币从8.27跌到8.0,损失就是8000多元人民币。所以我打算趁汇率变化前将美元换成人民币,这样损失就小得多。”不过,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汇率政策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前后变化应该不会太大,如害怕汇差损失而将手中的美元全部换成人民币并不明智,如果需要美元,换汇同样也要面临汇差风险。利率联动保险收益上调

昨天,保险市场上惟一的收益与利率挂钩的保险产品———“华安金龙收益联动型家庭财产保险”年收益率于当日同幅调整,收益率从原来的2.55%上升到3.27%。

华安财产保险公司称,对10月29日前买的产品,从保单生效日起到10月28日,收益率按2.55%计算,10月29日后则按3.27%计算;10月29日之后买该产品的保单则直接按3.27%计算收益。华安财险有关人士表示,如果利率上调,该险种的投资收益率还会再次作出相应上调,具体收益仍分段计算。

存贷差缩小成银行压力

“加息对银行来说并非好消息,尽管央行对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不设上限。”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由于利率低,今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纷纷从银行外流。央行大幅上调中长期存款利率,无疑会吸引市民将一部分用来消费或买保险、基金等的资金重新投入银行。

然而,央行此次调息后,银行存贷利差进一步缩小,以5年期贷款和存款利率来比较,调息前的存贷利率差为2.79个百分点,现在存贷利率差为2.25个百分点。对此,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存款荒”压力得到缓解的同时,盈利压力增大,因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手段主要是依靠存贷差,存贷差缩小意味着银行获利空间缩小。“尽管央行允许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不设上限,但哪家银行会轻易上浮贷款利率?调息之后,对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经营水平和成本是一个考验,这也促使银行向中间业务如咨询、理财等方面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