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2-17来源:长江日报
这一全新城市空间布局的背后,是青山区明确的发展定位:全面建设生态工业城区。
青山区委书记黄克强解释,所谓“生态工业”,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一次产业革命。要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城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资源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005年青山区在经济建设和环境创新上取得双突破:实现区级生产总值1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5亿元,增幅均居全市13区首位;同时,该区空气质量创六年来最佳,45万居民呼吸清爽空气的日子较上年增加31天。
年前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明确把青山区发展经济的标准概括为“增产不增污”。要对“两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型企业,“舍得放弃”。年前,一家投资2亿元、建成后利税达2000万元的化工企业准备落户青山,区环保部门发现该项目会对大气和水造成污染,坚决拒批。区长龙正才表示,支持环保局行使职能,环评不合格的企业一律不得落户。
今年,该区将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改善生态、人居和人文发展环境,打造绿色青山、畅通青山:投入18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将临江大道等7条主干道建成一流景观路,对73个社区内道路进行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启动“四线、四片、一港、一渠”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简称“4411”工程),推进“绿满滨江、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使青山这个全市首个“山水园林城区”更显魅力。
区委书记黄克强表示,发展清洁生产的生态工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中央和省市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50年工业化历史的青山,理应担当领跑角色。
以循环经济促经济腾飞
——青山打造生态工业城区战略解读
有一组数据,让青山区委书记黄克强感到沉重:2004年,青山区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市总量的71.8%。也正包括这一数字在内的各种因素,让青山区下定决心将打造生态工业城区作为“十一五”发展目标。
要打造生态工业城区,青山区有机遇、有基础。
宏观上看,“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将加快产业布局调整。青山,在这一战略布局中,是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五大板块”之首、国家环保产业基地的核心区、长江中游船舶制造的重要基地。
具体来说,占据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半壁江山的武钢、石化,面临产业扩张机遇,将带动青山整体实力提升。随着全市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青山区要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必须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清洁生产,逐步减轻结构性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因此,发展生态工业是必然的选择。
为此,青山区将支持辖区“武汉制造”龙头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写入了“十一五”规划:支持大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推动钢铁、石化和环保等重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淘汰低技术标准、低产出效益、高能耗、重污染的劣势产业。
新一轮发展中,青山将着力支持辖区大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和完善为大企业全方位服务的工作机制。
——钢铁产业。支持武钢实施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为武钢建成全国汽车板主要生产基地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提供优质服务。到2010年,钢铁产业产值力争达到800亿元。
——石油化工产业。支持武汉石油化工厂实施800万吨/年技改扩建和中石化80万吨乙烯建设,发展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石化深加工产业。到2010年,石油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石油化工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
——环保产业。加快武汉青山国家环保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依托区域内雄厚的环保技术研发和制造实力,开发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拉长产业链,形成企业群。到2010年,环保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
围绕三大产业,还将形成配套企业群,延长产业链。重点建设工人村都市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到2010年,工业园区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
作为一个生态工业化城区,在具有强大工业实力的同时,还应具备人民生活富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等条件。而青山区目前,尚存在两个有待改善的问题:一个是失衡,另一个是污染。
青山现在的状况是,工业独大。在全区2005年的GDP中,第三产业仅占17%%。黄克强用了青山人的一句顺口溜,生动地描述“失衡”的现状:“赚钱在青山、购物在武昌、消费在汉口”。
餐饮、住宿、购物、物流、金融、中介等第三产业的薄弱,使得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都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
比照生态工业城区的标准,青山区已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破解“失衡”难题:“十一五”期间,青山将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和商务办公、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减少企业跨区域交易成本,使之能在相当程度上与地区生产相配套。
交通方面,将重构青山路网新格局。以“一中心、三环线、四纵五横”为主骨架,新建、改建以连通“三桥”等交通干线为主轴的进出口路网和以武汉火车站为中心的六纵六横区域路网,提高连通主城区和辐射鄂东南的能力,改扩建进出区重点企业的三条交通干线,形成以武汉火车站为中心,阳逻大桥、天兴洲大桥、罗家港过江通道为三条环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青山将彻底告别“口袋底”的区位格局。
生态建设方面,遵循“以人为本、绿色青山”理念,突出大浓阴、大园林、大绿化特色,建设环境友好型青山。到2010年,在“东工西居”的青山区,空气污染指数良好天数将分别达到240天和26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