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作形势报告会:房价上涨不可避免!

发布时间:2004-11-9来源:天府早报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昨日在蓉作房地产形势报告会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房价上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昨(8)日,2004中国(四川)第二届房地产形势报告会在成都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的演讲,吸引了房地产行业1000多名业内人士赶来“洗脑”。
  厉以宁观点一:
  眼下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泡沫
  近两年来,全国大中城市的房价节节攀高,令“房地产泡沫论”在业界悄然出现。不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并不认为眼下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房地产热并没有超出警戒线,我对房地产业持乐观态度。”他说。
  厉以宁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房价的上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就存在着泡沫隐患。恰好相反的是,人们的居住水平会随着行业的良性发展稳步提高。
  厉以宁观点二:
  本土企业要积极对外合作
  包括和记黄埔在内的地产巨头近来成功在蓉圈地,外来资本进入成都房地产市场的脚步明显加快。“本土企业要想立稳脚跟,求得发展,积极对外合作是必须的。也就是说,‘肥水要流外人田’。”厉以宁教授献言,成都开发商与更多的外来企业成为战略伙伴非常有必要,并且善于与伙伴合理分配利益,这样的合作可以盖出更多市民喜爱的好房子。
  谈及“拓展市场”的话题,厉以宁教授以一句“和尚也要敢于卖梳子”的论断赢得了在座开发商代表的掌声。
  杨慎观点一:成都不能再建设环形道路
   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在题为“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国的住宅建设”的报告也同样否定了“泡沫论”。
  “房地产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到2016年,成都市民的住房水平就可以达到小康。”杨慎称,12年之后,每个成都人的平均住房面积会不低于35平方米。
  “在城市规划中,成都需要杜绝‘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不能再建设环形道路。”杨慎认为,现代规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修环形道路对城市化建设来说是低效率的。而对于眼下热门的社区建设,杨慎也提醒说每个小区的建设应该控制在小规模,不能搞“城中城”,“因为那样会带来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水平下降等。”杨慎眼中理想的规划模式是:低密度的建设,小尺度的街坊,开放性的空间,立体式的绿化,以及亲和性的布局。
  杨慎观点二:
  鼓励中低收入者租房住
  国家房产政策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中等收入者有能力购房。对于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当然应该重视但并不主张全靠经济适用房来解决。杨慎主张,政府用财政补贴一部分,要鼓励中低收入者去租房住。他指出,要全面理解“居者有其屋”的概念,“买房是有屋,租房也是有屋。”
  杨慎认为,从统计数字看,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发展确实过快:2003年房地产的增幅为29.7%,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的人均住房水平为24平方米,与发达国家人均35平方米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住房质量和城市化建设的要求和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国际上发达国家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住房消费的需求潜力依然很大,所以不能说房地产行业已经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