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今年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40万平方米

发布时间:2004-12-9来源:楚天都市报

江城经济适用房中,职工集资建房的比例悄然增加。昨日,武汉市房产局透露,今年该市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36.72万平方米,其中单位职工集资建房54.89万平方米,占前者的近四成。

据统计,全市今年在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共有35个,其中开发企业承建项目11个,如百步亭小区、新兰德小区、桂子花园、关西小区、碧苑小区等,施工面积78.03万平方米,目前已竣工55.36万平方米。军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有2个,共3.8万平方米。

单位利用自有土地,集资建房项目共有22个,超过了开发项目。如长江水利委员会、华中农业大学、武汉锅炉厂、武昌车辆厂等通过集资建房解决了单位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其施工面积为54.89万平方米,目前已竣工31.25万平方米。

据了解,受房价上涨影响,很多单位职工表示无力按市场价购房。今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批复,符合条件的省直及中央在汉单位可公开申请职工个人集资建房,职工购买后拥有完全产权。房产部门有关人士称,今后单位集资建房还有可能增加。

廉租房,不再集中建

与去年集中兴建廉租房相比,今年江城廉租房分布则较为分散。据武汉市房产局公布的123套廉租住房房源,除了6个小区集中收购了91套外,还从各区零星收购了32套。

在这123套廉租房房源中:江岸区惠民苑36套,武昌区荣发小区16套,汉阳七里庙小区8套,汉阳区桃花岛6套,洪山区东方花园14套,青山区青翠苑小区11套。另外,从各区收购零星二手房32套。去年,该市主要是集中新建、收购廉租房,共有4处。

这些廉租住房面积控制在50—60平方米之间。房屋结构、成色、环境、配套等情况,均对照相关标准确定。与去年相比,廉租住房没有出现政策性的变化。

目前,各区房产局根据《武汉市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暂行办法》的相关程序规定,经公示、打分排队、张榜公布后,陆续将已收购的房子分配给符合条件的最低收入家庭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