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审计工作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国家审计署透露:2005年审计工作拟定六项重点,继续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其中专项资金审计包括城市住房公积金。
据介绍,国家审计署拟定2005年六项工作重点分别是:
———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初步选择高等级公路。重大投资项目直接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重点,为促进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审计机关将继续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今年,审计署初步选择投资较大的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目的是揭露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检查违规征地、拖欠工程款、截留克扣农民征地补偿款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政府预算执行审计:转向以支出审计为主。从近年来的审计情况看,政府部门在资金分配、财务管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和改进,但仍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是有些权力运行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今年,预算执行审计将继续由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审计署要求各级审计机关,高度重视对政府部门的审计,特别是对资金量大、有预算资金分配权和下属单位多的部门,要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审计。
———金融机构审计:瞄准银监会、农行。
———专项资金审计:继续关注群众切身利益。去年,审计署针对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收费问题,对清华、北大等18所高等院校和10所中央部属医院进行了审计。今年,审计署拟统一组织对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农村卫生资金、城市失业保险基金、城市住房公积金、国外援助项目资金等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各地除完成审计署统一组织的项目外,也将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抓住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国企审计:确定11户中央骨干企业。去年,审计署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10户中央企业的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揭露案件线索8个,涉案金额16亿元。
———经济责任审计:扩大到地厅级领导干部。从今年开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将扩大到地厅级。审计署表示,将继续做好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同时与有关部门配合,着手研究制订《经济责任审计条例》,进一步规范审计的范围、对象、内容、程序及审计成果的运用等,推动经济责任工作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