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建建了拆寿命短 “垃圾建筑”时代到来

发布时间:2005-2-28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以前我在专栏文章中说,现在的很多商品房,使用寿命可能只有30年,一些朋友看后笑笑说:你夸大其辞了吧。

  不开玩笑,这话是有历史和现实的逻辑的。

  最近北京媒体报道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屋建筑寿命较短,北京尤其明显,平均
下来还不到30年,仅为设计寿命50年到70年的一半。半官方的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说:“我国城市住宅寿命低于50年的情况相当普遍”,“使用年限短已成为我国住宅的突出问题”。

  我现在所生活的北京,上个世纪60年代建的房子大都拆得差不多了,已开始拆70年代建的房子。始建于1976年的前三门地区建筑群(北京首批高层建筑群)已列入政府拆迁计划。很快就该轮上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的房子了。

  读过小学二年级的人都算得出,这些外观丑陋、内部功能很不适用的建筑,使用寿命基本不超过30年。又难看,又不好用,使用寿命又短,如果这样的建筑不算垃圾建筑,那我真不知道垃圾建筑应该是什么样。

  别以为只有北京的建筑短寿。您到自己居住的城市转一转,60年代的建筑还剩多少了,70-80年代的建筑是不是该拆了?

  这是历史的逻辑。这一逻辑已经将它的触须坚定地伸向当代的地产现实。

  如您所知,近10余年来,我国住宅建筑规模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近几年全国城镇每年竣工住宅达5.5亿平方米以上。并非不重要的是,房地产行业可能是中国最“自由”的行业之一,行政方面对于商品房建设的干预可能最少。自由创造色彩最浓的地产行业,理应向人民奉献如果不是最美也应是最具创新性的产品。

  然而,很遗憾,对于以住宅为代表的当代建筑,我们没有丝毫乐观的理由。

  如果我们相信地产商的楼书,那么每个住宅小区都要是人间天堂了。不管他们说得如何天花乱坠,我们看到和体验的事实却是,容积率越来越高,建筑密度越来越大,阳光、绿色和公共空间却显得越来越奢侈。太久远的房子且不去说它,单是1998年房改以来建成5年的住宅小区,有几个敢公开声称,它仍然是不落后的?千万不要奢望自己的房子经久弥新,“愈老愈值钱”,20年过去你的房子还能改造就属不错了。北京最早建成的几个所谓“涉外”高档小区,房子几乎都已贬值。

  恕我孤陋寡闻,除万科外,全国还有几家地产商设立了专门的建筑研发中心?99%的地产商只是在迎合市场,什么房子好卖就建什么,根本谈不上研究建筑发展趋势,前瞻住宅市场。建筑绝非时尚产品,它理应有较大的超前性、前瞻性,所谓“10年不落后、30年可改造”是也。然而,当下的地产界及其附属建筑设计界,自由是自由了,但几乎都是“利”字当头,谁还会想到业主入住5年、10年以后,房子是不是好用,落后不落后?卖完以后,“哪管洪水滔天”。

  在此背景下,我真的担心,我们迎来的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垃圾建筑”时代。

  北京一位地产商说,永远不要担心北京没有土地,房子总是不停地拆了建,建了拆。瞧,多好的地产同行,想必现在建的时候就已为后面的地产商预留了拆的时间和空间呢。

  以前,老有朋友郑重其事地问我: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只有70年,土地到期以后,国家会不会无偿把我的房子收回去?好了,现在我可以回答了:虽说你的房子设计使用寿命和土地使用年限都有70年,可它的实际使用寿命只有30年最多50年,你还操那么多心干什么?

  顺便,对于那些动辄将北京上海房价与纽约巴黎比较的人,对于那些认为中国房地产还将上涨20年的人,我还要回击一句:纽约巴黎的房子可用100年,而我们购买的房子是70年的产权,使用年限却只有30或50年,你们还要说这样的房价不算高吗?别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