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城市房地产走势分析与预测

发布时间:2002-11-18来源:摘自 《中国建设报》

      北京市场热点多样 物业分化
      今年下半年,京城楼市热点区域进一步细化,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热点区域。如高价位的CBD和温榆河区域,中档价位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四环沿线区域,中低价位的通州和京开路沿线区域。其中,CBD、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州将尤为突出。从大的区域来看,今年下半年的新盘多数还将集中在东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位于东坝的北京奥林匹克花园的推出,预示着北京最后一个边缘集团的启动,今后东部还将有大面积的项目不断推出。
      同时,今年下半年不同价位的项目将在不同的区域呈现集聚现象。高档项目(别墅除外)大多还将集中在CBD及其辐射区内,特别是从国贸商圈到燕莎商圈的区域内。而作为这个区域的两翼,东直门和朝阳公园区域上升势头明显。中档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将形成多个集聚区,基本集中在三环和五环之间。例如东部的朝阳路和京通路沿线。而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将明显呈现出中档价位区域的竞争实力,今年推出的几个低密度住宅项目都预示了这一区域今后的发展方向——低密度花园城市。通州区则牢牢站稳了中低价位住宅市场,今年推出的新项目平均价位在每平方米2700元左右,由于距离CBD相对较近,今年下半年此区域的吸引力还会不断增强。
      在居住类项目中,目前塔楼、板楼虽然还是主流,但低密度住宅的市场份额已逐步扩大。预计下半年低密度住宅项目将会更加“抢眼”。此外,具有明确商住概念的商住公寓项目,今年下半年也将继续保持热销态势。
      低密度住宅项目、商住公寓,大户型、小户型的同时流行,说明今年京城楼市物业类型已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说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开发商的营销策略变得更加主动迎合市场的需要。
      写字楼市场继续保持平稳下调的态势,今后的写字楼在推向市场时一般都采取以售为主的销售策略,以求尽快回收资金、降低风险。近来,一些由住宅改造而来的写字楼边缘性产品在北京市场上亮相,受到投资买家的青睐。

      上海房地产市场加速发展
      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内部订购、排队购房已成市场普遍现象,商品住宅价涨量升,办公楼租金不断上扬,商铺重新变为香饽饽。越来越多的内地和港台人士把上海看作投资最有增值潜力的地区。东北、新疆、温州等地的投资者在上海购房明显增多,尤其是商铺投资更是十分抢手。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投资性购房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此外,今年上半年二手房交易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一手房。这主要是上海新一轮旧区改造和轨道交通建设,使动迁户总量急剧上升,而动迁房源又相对紧缺,地段位置都在外环线,因此大多数动迁户选择货币化动迁,自己到市场上去买二手房,使二手房价格急剧上攀,再加上二手房投资者推波助澜,有些地区已与一手房接轨。对于小投资者来说,由于资金少,只能投资二手房。
      鉴于上海房价呈“高涨”之势,政府部门继颁布土地供应招标拍卖新举措后,今年再进一步取消蓝印户口,这都将对今后的房价涨跌产生一定影响。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交互作用下,下阶段上海楼市仍将保持整体向上态势,虽说主力房价不会大涨,但个案将表现为有高有低、有升有降,并最终趋向合理。这一过程中出现阶段性的供过于求、甚至暂时性的房价回落,当属正常现象。

      广州二次购房首选郊区
      广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头8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一支独秀,成为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力。而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主要又是靠民营企业投资增长的带动。1-8月,广州市民营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121.50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52.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目前,广州人二次置业悄然兴起。不仅有房住,而且要住得更好,还可以把置业当成投资。这是广州人二次置业的主要想法。富裕的广州人在二次置业时更看中住宅品质,其中首选污染少、安静的郊区住宅。二次置业中,广州市民的居住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原来多数广州人认为居住与工作地点的距离最好别超过5公里,最好半小时自行车距离或1小时的公共汽车车程;随后人们的居住半径扩张至骑车10公里、坐公共汽车15公里;而现在则被迅速延伸至开私家车、高速专线车的30公里距离。

      重庆房地产业呈高速增长态势
      今年重庆房地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大幅增加,商品房空置率下降,全市房地产开发呈现产销两旺形势。
      今年以来,重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36.5%-46.0%之间,增长速度超过40%的月份多达6个月,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20%上升到23.2%。开发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住宅投资增速尤为突出。前三季度,全市到位的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资金达136.78亿元,资金构成发生较大的变化。房地产开发的国内贷款占资金来源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自有资金、预售房款呈上升趋势,成为开发资金快速增长的主要源头。
      与投资规模相适应的是全市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市场显示,购房者对住宅产品的附加值需求明显提高,客户购房考虑因素中,除价格和位置外,客户首先考虑的三个因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依次是物业管理、绿化景观、户型和发展商的信誉。在购房者心目中,最适合居住的区域是沙坪坝、江北区、南岸区,这三个区域也是近两年来重庆房地产市场发展最快的区域。被访者对北部新城的认同率达到25%。南岸区作为近两年楼市发展的后起之秀,由于拥有良好的区域位置及自然景观优势,加之大牌房企的纷纷进驻,发展前景看好,认同率达到14.2%。此外,“渝中情结”在市民心中仍然较重,14%的被访者选择在渝中购房。

      武汉房地产开发呈稳步增长势头
      今年上半年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53.88亿元,同比增长10.0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43.48亿元,同比增长10.15%。
      二是房地产开发依然保持较大规模。截止6月底,全市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达1283.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其中住宅975.38万平方米,增长1.79%。新开工面积达356.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7%。全市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212.9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74.58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1.27%和11.44%。
      三是商品房销售市场保持活跃。上半年全市累计销(预)售商品房355.08万平方米,回笼资金45.56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67%、14.47%。
      四是商品房存量趋向合理。由于武汉市的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良好,加上国家对空置一年以上商品房优惠政策的落实,使武汉市商品房的存量保持平衡。
      五是住宅销售价格稳步上扬。随着政府土地批租市场的日趋完善及经济适用房价格的上涨,武汉市住宅价格继续上扬。
      今年以来,武汉市房地产一级市场投资稳步增长,开发区域更为集中。二级市场成交量持续放大,市场日渐活跃。大型开发企业占领相当的市场份额,小型开发企业举步为艰。房地产对中介服务营销策划的方式有较大突破,数十家外资和国内数十家著名的中介服务机构进入武汉,给当地一、二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总体来看,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在发展中日趋成熟,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合于产业成长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市场供需调节的能力逐步增强,为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贵阳商品房供应量同比减少
      据贵阳市房地产管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贵阳市商品房供应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从2001年开始,贵阳市就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在南明、云岩两区不再批地进行商品房开发,各开发企业的土地储备越来越少,这是今年上半年商品房投放量比去年同期减少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科学消费、理性购房的宣传引导,使得购房者在购房时更加注重“现楼实景”,做到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消费者的成熟,也在无形中延长了开发商的开发周期,以往预售阶段即销售一空的情况不复存在,这从今年新盘上市少、多为前两年“库存”的旧盘现象可见一斑。商品房供应量的减少,有利于缓解市场压力,促进贵阳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从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情况看,该市存量房的交易面积达到9.98万平方米,交易1015起,比去年分别增长了87%和58%。存量房市场的发展显示出贵阳市的房地产市场已朝着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
      近来,贵阳房地产交易日趋活跃。但由于商品房位置比较分散,许多欲购新房的消费者往往要一个楼盘一个楼盘的看,很不方便。想购买二手房或想租房的消费者不得不找中介公司。由于许多中介公司操作不规范,使买卖二手房或者租赁房屋的消费者不能及时交易。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进一步搞活贵阳房地产市场,使消费者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贵阳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推出了贵州首家房地产交易自助超市。房地产交易自助超市的推出,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的进一步活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深圳房地产市场平稳向好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深圳楼盘呈现旺销态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推产品结构迎合市场需求,根据供需市场结果对比,可以看出旺销楼盘的产品结构相当吻合市场需求特点,反映出正确的市场定位是楼盘旺销的首要条件和主要原因。二是楼盘自身综合质素高。旺销大盘都具备几个明显特征——以“成熟社区氛围,完善生活配套,良好景观资源,大型园林社区”为项目主要卖点,表明楼盘综合质素成为潜在消费者购房的重要标准之一。三是发展商品牌效应。发展商在竞争环境中倍受考验,“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逐渐将众多实力不足的小开发商淘汰出局,而实现规模化开发运营的大开发商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四是五月春交会的集中释放作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购房者的行为也日趋理性,春交会为众多购房者提供了一个大规模的楼盘展示盛会,即提供给消费者一个集中和多样化选择的最佳机会。房交会本身对楼盘旺销现象起了一个集中释放的作用。
      从深圳历年全年的市场趋势看,下半年的市场状况远好于上半年市场状况,集中表现在成交量大幅上升上。外销市场也不例外,下半年的成交量远远会高于上半年;深圳每年的秋交会对市场成交都有很大的促动作用。据分析,由于今年深圳新盘大部分会在下半年推售,在购买力被进一步引发下,预计外销全年成交宗数可达10800宗。继上半年深圳新增商品房供应量约400万平方米之后,相信今年下半年深圳无论内销外销市场仍将会有不俗的表现。

      成都住宅开发成为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强劲动力
      成都市的土地购置和住宅投资已成为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的强劲动力。1-9月成都开发商的土地购置费是27.37亿元,增长75.2%;住宅投资增长47.6%,对房地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5.9%。由于销售面积大于竣工面积,成都市商品房空置面积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成都市仅对外发售的上千亩“大盘”就不会少于6个,总销售面积将在30万平方米以上,占整个成都市年销售量的近十分之一。这些上千亩的整块土地主要还是来源于成都市郊的卫星城,尤以华阳、龙泉和温江的“大盘竞争”最为“白热化”。城东将是成都市未来12年内房地产开发的主战场,住房需求约有300万平方米,而这主战场的中心地带有可能就是龙泉。温江的房地产开发集中在新城,为了完成温江的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温江政府大打“住在温江”品牌战略,包括置信大华、华新国际、建信奥林匹克、森宇房产、天祥房产等知名开发企业都必须围绕着统一品牌进行规划和开发。除了规划以外,温江本地还具有相当的购买力,这为温江地产提供了相对比较坚实的市场支持。
      华阳、龙泉、温江三大卫星城的未来走势如何,房地产开发水平将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天津房地产市场开始走强
      今年天津市房屋交易逐月攀升,商品房保持着良好销售势头,私房交易增幅显著。在经过年初试探性较低迷的走势后,进入二季度开始走强,整个市场呈现出先抑后扬。特别是下半年,天津市房地产市场一直延续向上行情,逐月攀升。继7月份创出月累计成交各类房屋96万建筑平方米的新纪录后,8月份楼市再度发力,又成交各类房屋93.5万建筑平方米,其中商品房销售达61.6万建筑平方米,首次超过去年同期。
      随着今年后几个月新建项目的相继推出和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天津市的住房交易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会迎来更多的消费者,掀起新一轮的购房热潮。
      天津近来房地产市场表现特点为:
      在需求上,购房数量的增长将趋缓,但对购房质量要求有所提高,这一点从成交房在价格段和户型区的分布上可以反映出来:在交易总量中,每平方米3000元以下的房产所占比例有明显下降。
      在供给上,环线以内消化空置,开发重点向外转移。
      高档物业难以攀升,普通住宅价格微扬。受供求关系影响,中高档楼盘除个别外,近期价格提升困难,“隐性降价”的方法还会增加。因停止使用粘土砖的规定出台、房屋公共部位维修基金制度逐渐落实和住宅用地价格标准近期上调等因素,将使普通住宅的开发成本上升。
      现房与经济房充当主打产品,存量房市场交易比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