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若走在新华下路马场角段,会发现刚改造的绿化带旧貌换新颜:挺拔的栾树、紫红的红继木、青翠的法国冬青错落有致,随风摇曳,好似夹道欢迎路人。像这样的绿化精品,在江汉区随处可见。江汉区有关负责人昨日称,这是寸土寸金的江汉区结合区情,走绿化求精之路的结果。
江汉区是我市辖区面积最小的中心城区。如何在有限的面积里做好“绿文章”?该区曾提出“见缝插针挤绿”。但这种随意性的绿化方式渐显弊端:植物搭配层次单一,色彩单调,跟不上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步伐。
不求绿地面积最多,但求绿化成果最精———江汉区及时转变绿化思路。去年以来,全区14条道路刷黑,14条绿化带同时提档升级。
新华下路建设大道至马场角路段全长1120米,道路改造一新后,原有绿化带现出“老态”:不适应此地土质的樟树严重黄化,与红叶李的搭配也过于单调。
江汉区园林局请来专业设计公司精心设计方案,并交由专家论证,几易其稿,新的绿化方案才最终敲定。如今,这处拓宽至5米的绿化带已建设完毕:高、中、低植物层层叠叠,红、黄、绿色彩斑斓,春天可赏红叶李开花,秋季可闻桂花飘香。
“这里将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风景园林工程师李运玲自豪地说。
青年路立交桥旁最近新添一景,用太湖石、竹子等搭建的街头小景透出浓浓的苏州园林风情。这是江汉区今年精做“绿文章”的又一“重头戏”———兴建5处街头小景。